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 > [书架]雪之韵

[书架]雪之韵

来源:本站原创 2009-08-30 16:37:36

[标签:相似]

  雪之韵

  严冬或者早春,论自然之景,最美的当数飘雪。大雪纷飞,天地苍茫,为雪之刚韵;回风舞雪,悠悠飘荡,为雪之柔韵;至于雪晴晚照,月明林下,则更有一番诗韵。雪之飘逸、轻灵、圣洁,令人叹赏,但其存在之短暂,亦令人遗憾。庆幸的是,它们早已飘进历代诗人的心中,融成了和它们一样美丽的诗篇。年年岁岁雪相似,岁岁年年诗不同,雪花消失了踪影,这些诗篇却成了永恒。

  一、雪之姿

  雪之姿,或大或小,或密或疏,或急或缓。若说雪之大,我们不能不提到李白,他在《北风行》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真可谓一语惊人,而他在另一首诗《嘲王历阳不肯饮酒》中则云:“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但席也罢,手也罢,这位浪漫的大诗人总也不肯实话实说。人们往往以鹅毛形容雪大,恐怕这才是最现实的比喻。

  雪之大,主要还在于雪花飘落之急之密。《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章写大雪:“那雪正下得紧”,金圣叹于此批曰:“写雪妙绝。”一个“紧”字,诚然妙绝,却没有具体意象,“境界全出”还得依靠我们的想象才成。而有些诗写大雪,却颇为生动,令人一读之下,便觉气势逼人。如中唐元稹的《南秦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这首诗极写大雪之急密,之壮美:才见彤云如盖,转眼雪落如尘,令人吃惊;举头一望,千峰万树皆苍茫。诗人用语精妙,比喻贴切,写得生动形象,大气磅礴。

  大雪胜在气势,诗人往往以大场景写之,如置之山河,更其壮美;小雪美在飘逸,诗人往往以小场景写之,如置之庭院,更其柔美。譬如南朝吴均的《咏雪》: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诗人笔法细腻,前四句写雪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微风”“细雪”“摇”“下”“萦空”“凝阶”“雾转”“花积”,用的都是柔笔,每一笔均细腻入微,恰到好处。后四句则融情于景:诗人睹雪思春,思春怀人,泪水零落,喟然生叹。

  吴均这首诗将积雪比喻为“花积”,不知道以花喻雪是不是他的首创,但此后类似的诗歌却有很多,最有名的当数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比喻也最为人激赏。而在岑参之前的宋之问,也写过类似的句子,我们来看他的《苑中遇雪应制》一诗: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这首诗以一夜花开喻雪,构思可谓巧妙,但比之于后来的岑参,终究少了一种可以单独叹赏的气象。顺便说一下,宋之问见雪疑为花,而张渭的《早梅》则见花疑为雪:“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二诗可谓相映成趣。

  以花喻雪固然奇巧,但无论是吴均,还是岑参、宋之问,都是以自我的角度观雪,而韩愈的《春雪》则独辟蹊径,用拟人的手法,以雪的角度写之: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此诗构思新奇之极,末二句予雪花以生命的灵性,饶有情趣,堪称神来之笔。

  二、雪之声

  陶渊明写雪有“侧耳无希声”之句,所谓“雪落无声”,要从听觉的角度写雪并非易事,诗人往往借物写之,如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此诗全从侧面写夜雪:衾枕冷,这是触觉;窗户明,这是视觉;折竹声,这是听觉。虽然综合了诸多感觉,但最动人心魄的却是听觉:“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此二句既写出了雪势之大,又写出了夜的寂静。全诗既明白晓畅,又曲折有致,富于韵味。

  三、雪之境

  大雪遍野,银装素裹,天地廓清,江山静寂,此乃雪之境界。柳宗元的《江雪》写此境最为著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数笔,淡抹轻涂,却上及峰顶,下至江河,清幽孤寒之境,烘托得淋漓尽致。而王维的《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笔触虽不及柳宗元那样涵盖万里,但也写得别有一番境界: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这是一首雪中怀人的诗。中间两联写雪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笔墨简淡,描画细腻。尾联用东汉袁安大雪中闭门僵卧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钦敬与思念。

  四、雪之思

  面对纷纷扬扬的雪,除了叹赏,那些心忧天下的诗人,也把雪看做大公无私的化身,表达了对人间善恶的思考,对天下苍生的忧思。如唐人高骈的《对雪》写道: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下雪了,诗人登楼望雪,欣慰的却是大雪“盖尽人间恶路歧”,读之令人感慨动容,这种欣慰与希望,任何年代都会有。梁实秋在其散文《雪》中就说:“雪就是这样的大公无私,装点了美好的事物,也遮掩了一切的芜秽,虽然不能遮掩太久。”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而诗人罗隐面对瑞雪,却表达了另一种忧思: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这首诗题为《雪》,却于雪不置一笔,诗人开篇就反问:你们都说大雪意味着丰年,那又怎么样呢?京城那么多衣不蔽体的贫民,还不知道能否挨过这个寒冬呢!诗人发此沉痛之问,寄予了对贫者的无限同情。

  在雪飘的每个季节,你若是对雪忆起这些美丽的诗行,无论是叹赏还是感慨,雪花都已融进你的心里,愿你珍惜它们!

收藏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