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家] 倪嘉缵
来源:网络来源 2009-09-02 12:47:51
倪嘉缵,男,1932年生,浙江嘉兴人,中共党员。
1952年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所,1961年在前苏联科学院普通及无机化学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6年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78年以来担任副所长,1988~1992年担任所长,任四届中共吉林省委候补委员及五届吉林省委委员,吉林省第七、第八届人大常委及吉林省第四、第五届科协副主席。1994年获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来到深圳定居,2000年正式落户深圳。
2002年7月1日,受聘为深圳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同时也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他与杨乐、张广厚等是当时中国5位最年轻的院士。他主要从事洛合物化学、稀土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早年对铂的有机洛合物的合成及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60年代根据国防需要在原子能化学方面曾对重铀酸铵的形成过程、草酸铀、草酸钚的研究及应用吸附研究UF6的净化工作等,均获得较好的成果。为原子能核燃料后处理水法与干法流程工作做出了贡献。在稀土洛合物方面,对稀土冠醚,酞箐洛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能的研究做出贡献。在稀土元素的提取、分离工艺及高压离子交换等稀土研究与应用的组织工作方面也获得了可喜的成果。曾获国家、中科院重大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
1952~1957年主要从事钨矿中少量稀有元素等分析方法的研究;1962年承担铀、钚化学的研究;“文革”期间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研究;1974年后,组织完成了高压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江西定南矿的全分离流程。1980年后,系统地开展了稀土冠醚、酞菁及羧酸等为配体的稀土配位化合物的研究,并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负责出版了《稀土生物无机化学》专著。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日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