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心理 > 心理辅导 > 高一新生易发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试策略

高一新生易发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试策略

2009-09-02 15:23:19网络资源文章作者:安冬冰

  文章摘要: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再加上初、高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不同等因素影响,高一新生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本文结合高一新生的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高一新生易发的典型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自我调适策略,以促使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问题  自我调适

  每个人在面临环境变化以及由环境而引起的角色变化时,都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这是因为新环境、新角色的生疏感所导致的。如果这个新环境是个更加激烈竞争的环境,新角色又恰巧是个力难胜任的角色,就会加剧这种心理不适。升入高中,无论是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人际关系、身心发育都会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不少高一新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从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调整,将会影响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一新生易发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自卑

  自卑心理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心理问题,自卑的学生感到自己无能,并且自感无力克服。自卑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以下特点:缺乏安全感;自信水平比较低;与人交往十分拘束,畏首畏尾;胆小,不敢与人交往;喜欢嫉妒别人;批评自己,怨恨自己;对同学缺乏宽容;对事情总是持悲观态度;消极地看待问题。

  高一新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部分同学中考成绩不理想,被录取到较低层次的高中,自己感觉低人一等;还有的通过交择校费,虽然进入了高层次的高中,但被分到较差的班级。二是一些新生入学后,成绩由初中时的名列前茅,到现在优越感的消失,成绩的下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失落感。三是一些新生,尤其是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跟其他物质条件比较好的学生相比也极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四是,一部分以前只注重成绩、不注重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看到那些社交能力强、兴趣广泛、深受其他同学欢迎的学生,心里也有一种莫名的自卑感。最后就是身体及生理上的欠佳,如过于矮小、肥胖,五官不漂亮,肢体残疾等。

  (二)焦虑

  焦虑,是人生的一种体验,是人对自己的需求目标受阻,而难以实现所产生的特殊心理和情绪状态,是一种紧张、恐惧和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焦虑的学生表现为:从心理上看,总是担心某事发生,经常感到不安,有意地逃避班集体活动,反应迟钝,有时甚至不知所措,选择能力降低,对未来心中无数,缺乏信心;从生理上看,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出汗、心悸、尿急、头痛等症状。

  焦虑是人的需要和追求目标难以实现而导致的。根据美国学者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理论,人由低级到高级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方面的需要任何一个没有满足或者未达到原有的满意状态,就会产生焦虑。高一新生出现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对学习的担心,害怕自己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二是对人际交往的担心。新生担心面对新的同学,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焦虑。

  (三)人际交往不良

  人际交往不良的高中新生表现出以下特点: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与其他同学相处时产生了不自在感与自卑感,尤其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为突出,同时,会常常责怪身边的人,不敢与异性相处,经常觉得感情受到了伤害,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不同情自己,还感到别人对自己有敌意等。最终心情苦闷、烦恼,不仅容易导致疾病,还会降低学习效率。

  高一新生出现人际交往不良的原因有:自身的生理有缺陷,比如个子特别矮;性格比较内向;自卑心理严重;过分羞怯;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等。

  (四)抑郁

  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沉,心理压抑,信心不足,郁郁寡欢,自我谴责,睡眠差,缺乏食欲,竞争力下降。具体讲:可能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能力等,并包括失望、悲叹和与抑郁相联系的其他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

  高一新生产生抑郁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压力过大,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样不仅人的抵抗力下降,发病机会增高,而且还会影响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心理多发生在性格比较孤僻、软弱,适应能力、自理能力均较差的学生中。

  (五)偏执

  偏执是一种怀旧的情绪和对新环境的逆反心理。它表现在对客观环境不能做出恰当的评价,认为自己与周围人的不适应是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处处与自己过不去”造成的。

  高一新生产生偏执的原因是对客观环境的错误判断和对自身形象能力的过高或者过低估计。进入高中后,学习生活环境相对于初中有了较大的改变。由于这种改变,加上很多新生远离父母与同伴,自己又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与人际交往技巧,使得自己在适应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在初中时,父母对其呵护备至,形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然而到了高中之后,这种依赖基础突然没有了,想哭、想家、闹情绪、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时有发生,这时可能就把这一切归罪于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对同学戒备有加,与集体离心离德。

  二、高一新生典型的心理问题调适方法

  到了新环境有一些不适应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它,适应它。实际上,高一新生的心理问题根源在于他们都遇到了心理挫折,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挫折是希望与成功路上的障碍,它阻止并中断了我们需要的满足。因此,高一新生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就告诉我们凡事往最坏处想会少受挫折。高一新生将要面对更概括、抽象的课程学习,面对更激烈、紧张的竞争环境,面对大部分陌生的同学,面对更长的学习时间,这些都要求高一新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尤其要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新的集体中,可能自己仍是优秀的,也可能自己不是优秀的,不要把自己的理想、目标定得过高,过远,也不要过于自卑、过于担心,要充分相信自己,既然有能力考入高中,自己就是有能力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绝不是不可逾越的。

  (二)增强自信

  1.制定合适的目标。目标是努力的方向。高一新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实力和学习要求,制定通过学习努力能达到的目标。这样,每完成一个目标,就会拥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2.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门学科有特长,要积极在教师、同学们面前展示出来,从而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与鼓励,增强自信。

  3.为自己树立榜样。高一新生可以以成功人士为榜样,当然也可以以周围的优秀老师或同学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

  4.不断总结。高一新生要养成经常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总结的习惯,明白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明确今后努力的目标,长期下去,肯定会一点一滴地进步。

  5.学会自我激励。以自己初中的经历和成就来激励自己,相信别人能行的,自己一定也能行。

  (三)学会交往

  高中阶段是学会人际交往的关键期。学会交往是高中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将来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而班集体是学会交往的第一场所,班集体有无穷的力量、无尽的温暖,同学之间的友谊是纯真的、无私的。学会交往,把自己融进班集体中,就能获得友谊与力量。

  1.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与班级同学交往。积极主动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不能够事事等待别人来关心自己,更不能孤芳自赏。可主动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优点、缺点及特点、爱好、性格等,让他人更快了解自己,从而主动和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主动帮助同学。当别人有困难时,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他人。这样,你就会赢得友谊与快乐。

  3.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班级开展的主题班会、讨论课、校内外各种活动等,不仅要积极参加,而且尽自己所能,为班级争光,这既是展示自己、把自己融进班集体的大好机会,又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能力。

  (四)学会主动学习

  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中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1.主动预习。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可以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有重点、有目的地去听课,尤其是自学不能够弄懂的知识,更会注意老师的分析与推理,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预习时,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课文中关键知识点、知识结构可圈可点,可作些笔记,这不但能够加深学习的印象,而且能够为以后的学习积累资料,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预习的时间和科目可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基础薄弱的学科应坚持课前预习。

  2.提高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当堂掌握的知识与方法就多,学生就有可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做练习时往往能够得到一种愉快、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欲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应做到上课保持集中注意力,与老师一同思考,和老师交流,探讨问题、解决问题,适当地对一些重点内容作些简要笔记,课后再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

  3.复习巩固。复习是巩固知识的良好途径。复习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整理课堂笔记,阅读教材,背诵重要内容,做练习,与老师、同学相互讨论某些问题,归纳知识体系,重点突破某个知识点等都是复习的形式。每个同学都可结合自己的实际,组织科学系统的复习。

  (五)在活动中提升志趣

  高一新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如兴趣广泛将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但不良的兴趣则不利于健康成长,如:重理轻文、重“主科”轻“副科”,重文化课忽视各种活动等。因此,高一新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有趣的活动,如兴趣小组、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建立合理的兴趣结构,这样学习的过程就充满着快乐与成功,并容易把兴趣发展成为志趣,最终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志趣,积极自觉和坚持不懈地去追求。

  (六)掌握一些不良情绪的调节方法

  1.合理宣泄

  人的心灵空间是有限的,如果装满了不愉快的事情,快乐的事情就放置不了了,所以,一旦出现了消极情绪,如果过分压抑自己,只会使这种情绪的困扰日趋严重;如果适度宣泄,不快的情绪便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因此,高一新生千万不要把不良情绪闷在心里,而要及时宣泄出来。合理宣泄情感的方式很多,比如,放声大哭,高声朗读,高歌,怒吼,向亲友倾诉,打心理热线,写日记,捶打软物,运动等,当然,在选择心理宣泄的方式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这种看似表面上能暂时化解自己的烦恼,实质是严重侵害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和长远利益的不良的宣泄方式。

  2.建立合理信念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于 20世纪 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也就是说,对一件事的解释即信念B是引起情绪C的直接原因,A只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只有消除这些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才能达到消除或调节不良情绪的目的。任何事件都有两面性。如果从消极的角度看, 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陷入心理困境,相反,若从积极的角度看,则可以发现事物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3.积极心理暗示

  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暗示是一个普通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贴标签”效应。生活中暗示的标签效应比比皆是,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积极的暗示,会使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渐渐淡化。

  4.转移注意力

  消极情绪产生后,如有意识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那么消极情绪就会得到缓解。比如,在心烦时,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散散心,也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听听放松的音乐、看看电影、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等。

  正如一张地图,不论地址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也永远不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只有实际行动,才能使地图具有实际的意义。高一阶段是人生中重要阶段的起始阶段,只有迈好第一步,积极付诸行动,调整心态,最终才会拥有良好的未来。

 

[标签:心理 高一]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