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中频道 > 高中生活 > 高中生中颓废现象的心理分析结果

高中生中颓废现象的心理分析结果

2009-09-23 12:53:34网络资源

  在校园心理咨询室圈子中看到博友终南雪的《“教育”岂容“荒废”?——两90后女生怀同一男子小孩事件的反思》的文章,很有感触,连续跟了几贴后仍嫌不过瘾,干脆写一篇日志,梳理一下对高中生中颓废现象的随想。

  这篇文章之所以给我如此大的触动,首先是文章写得好,其次是因为近一年来,我先后接待了数例因孩子坚决拒绝上学家长带他们前来求助的案例。在我的咨询之外,有的甚至采取了自杀的行为。据我所知,本城已出现两例因拒绝上学而自杀死亡的案例。有男孩,也有女孩,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这在之前许多年本地这样的事情还是非常少闻的。因此,作为以高、初中生(青少年)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心理咨询和教育工作者,这样的现象让我警醒,更让我反思。

  看看许多高中同学的日常表现,再听听班主任和课任老师日常心急、无奈的声音,感觉这已是一个不容忽视或者是必须正视和研究的问题了。许多同学虽没有表现出坚决退学或自杀的愿望,但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却相当消极。什么都提不起来精神,表现出一种茫然、无所谓甚至是受难的感觉。特别在我校新校区,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博友终南雪说得好:一:“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要懂得,成长中的孩子是柔弱的,他们有向上生长的无限力量。”二:“我们还应意识到,现在的孩子们,尤其是家庭条件较好的独生子女,对困难的承受力远不如父辈了。他们在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艰苦磨砺,生活就没有教会他们怎样承受困难和压力。进入初三、高中后的学习压力,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挑战。”

  我非常佩服终南雪的分析,这两点分析得非常简明,也非常中肯。

  除此之外,我还想从其它几个方面谈点随想:

  一、特殊的成长期特征

  1、青春期的叛逆这个话题许多人已经谈及,但不一定真正知道。首先青春期的叛逆是有积极成长意义的。其一,叛逆是在向父母表达我已长大,“你们不能再像对待小孩那样对待我了”,要求受到“成人”那样的尊重。其二,叛逆是在向自己表达,我已开始长大,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这个过程有专家说分为“父母化”(儿童时接受和服从父母)、“再父母化”(青春期对父母的质疑)、“主动父母化”(青春期后对父母的理解),这是成长动力从外驱力向内驱力转化的重要转折点,是好事。但事实上,许多家长和老师甚或学生自己体会到的却不是这个好处,而是冲突、斗争和糟糕的感觉。这就涉及下边的自我同一性问题了。

  2、自我同一性问题自我同一性是艾里克森提出的青春期外在行为与内心积极成长愿望统一的状态。岳晓东在《少年我心》中提出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四种状态:第一种是接受。即子女接受父母安排,完成自我同一,但未经自我探索,独立性差。我称之为好孩子类型。第二种是迷惘。即不同意父母安排,但又没有自己的明确正当追求。表现消极,甚至颓废。有人称之为坏孩子类型。第三种是探索。即不同意父母安排,个人志趣虽尚未明确,但自己在积极探索,给人违拗但向上的感觉。第四种是达成。即自己经探索后形成的志趣与父母和社会的要求同一。这是最好的一种境界。

  第一种青春期较少出现太大的问题,但长大后独立性稍差。一般出现在情感型家庭的孩子身上。第二种和第三种感觉是嬉皮士队伍的基本来源,也称非主流现象。一般出现在颓废型、问题型或专制型家庭的孩子身上。不过第三种呈现出某一段是这样的特点,最终会走出这种状态。第四种是表现比较优异的一类,一般出现在民主型和权威型家庭的孩子身上。

  二、经济的相对富裕现象

  我想我们应该先来研究一下日本。我这样说是基于有两点原因:一是日本是跟我们中国一样的儒家文化圈,即高度重视孩子教育,重学生成绩的国度。二是日本是东方亚洲国家里最先经济腾飞的国家。相对丰裕的家庭成长环境一方面相对满足了孩子生存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艰苦磨砺的机会,所以,当他(她)们往上层需要(尊重需要)满足发展而不能时,就会宁愿停留在生存需要(性与吃、喝、睡等)的层次,在这个层次里找乐子,表现为拒绝向上,拒绝成长,甚至表现为成人眼中的颓废——上文中提到的“两90后女生”的行为何尝不是这种表现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果,已使我们中国进入了年人均国民产值1000-3000美元的时期,我感觉也就开始进入了日本几十年前那样的时期(我记得日本在1968年经济总量已经达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的地位了),所以在日本曾经出现的教育现象,在中国也开始出现了。如:拒绝上学症(这个名词据说首先出现在日本);幼稚综合症;拒绝成长;违拗;无聊感等。

  这种现象其实在我国古代也屡见不鲜。所谓“纨绔子弟”和“富不过三代”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种富家子弟病发作的可能会越来越大。二是一些家庭并不十分富裕,但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却比超富家。有的家长甚至出于“不能让孩子低人一等”、“宁亏自己,不苦孩子”的心态,养出了穷家的“纨绔子弟”。更让人痛心和不值。

  总之,青少年时期既是一个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渡期,也是一个充满问题和风险的时期,正像博友终南雪文中所言,他们“象刚刚从果壳中长出的芽,刚刚蜕皮的蝉,非常容易受到伤害。需要家长、老师时时关注他们的成长,能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顺应他们的成长规律,精心照料,适时适度地进行扶持、引导。人可以不在身边,心却必须贴得很紧,才能使他们不孤独、有依靠。”斯言甚是!

 

[标签:高中生 心理]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