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知识点 > 内地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内地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来源:网络资源 2009-11-03 07:54:18

  摘要:考虑到影响粮食生产和有效供给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本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供给、留有余地的原则,未来12年间,需要再新增500亿公斤生产能力,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随着人口增加,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同时水土资源、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空间越来越小。为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考虑到影响粮食生产和有效供给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本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供给、留有余地的原则,未来12年间,需要再新增500亿公斤生产能力,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

  本规划所述粮食生产能力,是指由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

  本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品种为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兼顾大豆,按照粮食生产核心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后备区和其他地区对全国进行统筹规划。

  一、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了粮食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成功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回顾。

  回顾历史,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28年(1949—1977年)低起点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30年高起点波动发展两个阶段。

  1.从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这一时期,粮食播种面积从16.5亿亩扩大到1977年的18.1亿亩,总产量先后跃上3个台阶,粮食单产从69公斤提高到157公斤,增长1.28倍。但由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粮食人均占有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温饱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3000亿公斤起点基础上,先后跨上4个新台阶,目前粮食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5000亿公斤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取得这一巨大成就,一是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二是得益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三是得益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新品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四是得益于中央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

  (二)粮食生产格局变化。

  1.粮食生产重心北移。随着东南沿海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北方地区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粮食流通格局由“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运”。

  2.粮食产能向主产区和产粮大县集中。2007年,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为75%,外销原粮占全国外销原粮总量的88%。位居全国前100名的产粮大县粮食产量之和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1%。

  3.粮食生产集约化水平提高,储运设施明显改善。资本替代劳力趋势明显,化肥、农膜、除草剂使用量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仓储运输能力逐步增强,为实现大范围粮食调运提供了保障。

  4.粮食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玉米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保证了饲料及加工用粮的需要;小麦比重稳步增加,优质、专用品种比重逐步提高;稻谷比重虽有降低,但早籼稻减少,粳稻增加,适应了口粮需求变化。

  (三)主要经验与启示。

  1.稳定粮食面积是基础。粮食播种面积是决定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粮食播种面积从1998年粮食播种面积17.1亿亩,降至2003年14.9亿亩的历史最低水平,再恢复到2007年的15.8亿亩,粮食产量相应波动。实践证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首先保持播种面积稳定。

  2.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是根本。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粮食统购统销体制、几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到对种粮农民实行“四补贴”、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

  3.依靠科技进步是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培育和更换速度大大加快,每次品种更换都促进了粮食单产的提高。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等品种大面积推广,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地膜覆盖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广泛应用,提升了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4.强化基础设施是保障。国家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国家支持农用工业加快技术改造,改进工艺,增加产出,保证化肥等农资供应,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粮食生产。

  二、我国粮食供需面临的形势

  未来12年,我国粮食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产需缺口不断扩大,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性矛盾加剧,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粮食缺口的空间有限,必须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虽然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等不利因素增多,但是通过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增加粮食产量是可以实现的。

  (一)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2010年和2020年全国粮食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250亿公斤和5725亿公斤。从用途看,口粮消费略有减少,饲料和工业用粮增加,种子用粮基本稳定。

  (二)粮食产需缺口扩大。

  虽然当前我国粮食总量能保证基本自给,但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仅为380公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产品的增加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粮食产需缺口还将扩大。按照国内粮食自给率95%测算,2020年粮食产能存在缺口,品种间产能差距加大。

  (三)利用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有限。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国际市场的谷物贸易量仅为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左右,可供我国进口的粮食资源十分有限。从中长期看,国际金融、能源市场对粮食市场的牵动作用逐渐加大,引发粮食市场波动的因素日益复杂,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产需缺口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四)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

  目前及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与改革开放前有很大不同。一是水土资源约束加大,二是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三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四是气候不确定性增加,五是生态环境约束大。此外,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中低产田比重高,抗灾能力弱,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五)未来粮食增产仍有潜力。

  尽管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但从长远看,未来我国粮食增产仍有潜力。一是粮食生产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二是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三是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四是粮食产前产后保障水平提高。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推进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突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国内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

  2.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3.优化布局,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形成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

  4.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规划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统一规划重点片区建设内容,根据投资可能,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各方面建设,加快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5.创新机制,持续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综合运用财税、价格、金融、法律等多种手段,形成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加强项目整合。加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注重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

  6.多元筹资,加大投入。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不断加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力度。完善粮食补贴、价格支持和奖励政策,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