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知识点 > 构建乡土文化传承动态系统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构建乡土文化传承动态系统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来源:人民网 2009-11-06 12:49:37

  摘要:从微观上说,传承乡土文化,往往要与学校教育、社区参与和研究性探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只有通过这一系统联系的共同体,才能促进乡土文化、乡土教育和乡村社会和谐发展。

  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是社会多元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对乡村民众价值观的尊重,也是促进学校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乡土文化传承的动态系统和完整的社区模式,有助于促进乡土文化、乡土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乡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社区参与和研究性探索是紧密联系的共同体

  从微观上说,传承乡土文化,往往要与学校教育、社区参与和研究性探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只有通过这一系统联系的共同体,才能促进乡土文化、乡土教育和乡村社会和谐发展。

  现实中,人们总是有这样的认识:乡土文化的传承实践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底层村民们的事情,在这个“新时代”中坚守“旧事物”应该是他们的责任;乡土教材开发者却认为,乡土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学家和上层学界、教育界的事情,普通村民和学校教师不需要考虑这件事;学校教育在尽量争当“先进”、避免“落后”的一元化评价观念和体制设计下,即使有了乡土教材,也因其不作为考试内容而将之冷落。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把学校教育、乡土教材编写和乡土文化传承分割开来,认为是不同对象、不同组织的不同分工,使得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滞后或缺失,甚至相互排斥或制约。笔者认为,应将具有科研性质的校本课程开发与乡土教材创编、具有教学性质的乡村学校教育与具有社会服务功能的乡土文化传承实践,联合起来整体思考。

  村校整体性。乡土文化作为非外来的积累型文化,天然具有低阶性和发现性的特点。作为本乡本土的资源和财富,其发现与教学的过程离不开乡土社会环境的参与。因此,乡土文化的发现与记载,乡土教材的编写、使用与更新,都要与乡土社区紧密结合。乡土教材的传承实践,是乡土生活的反映,乡土教材的创编与使用效果,最终要通过乡土生活来检验。可见,乡土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教学与传承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不同方面,不应被人为的建构过程分割开来。

  文化整合性。限于当前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的极大差别,客观上存在着学校教育和乡土文化整合的需要。如果乡土文化和学校教育作为两个孤立的系统呈现,那么二者均不能受益。在城乡教育差距拉大和均衡发展尚未实现的大背景下,二者的整合将是二元结构下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课改一致性。乡土文化传承的不仅是技术和知识,更是乡土内生的情感共鸣、行为共识、价值认同和历史认同。乡土文化不易通过灌输和理论获得,而在于启发和熏陶,因而,乡土文化传承,本身就是与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人本精神一致的。

  三维参与性。校本课程开发和乡土教材编写,需要各方的参与。限于各方能力的有限,以及乡村教师能力建设的需要,乡土教材的研发工作客观上要求通过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主张从实际工作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要求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编者注)的方式来实现。行动研究必然要求文化专家和教师的联合,并且将这种联合落实到乡土社区的生活中。这种方式能让校本课程开发和乡土教材的编写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普通教师和村民的归属感、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行动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学校和社区参与并且不断发现意义、超越自我的途径。

  注重过程性。校本课程开发与乡土教材创编,不只是结果,更应是过程。对于知识建构完善、专业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说,乡土教育并不是通过多编一本教材、多设一门课程的方式来完成的,而是将乡土教育渗透在各门学科中,或是通过课程整合来完成。对于更为广大的底子不厚的乡村教师来说,笔者更愿意赞同:乡土教材能编的就编,并且把编写乡土教材作为一个不断完善累积的过程来看待。这不是理论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而是实践是否适合的问题。

  教学融合性。乡土教材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对传统文化的记载,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要用于课外阅读,还要融合在具体学科教学中。仅仅把乡土教材的出版作为结果,势必让乡土教材成为学术的展示品,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乡土教材创编的日常化,将其寓于既有学科的融合性教学中,这才是乡土教材发挥最佳作用的理想方式。

  持续而全面的反馈性。乡土教材创编的效果,要通过学校教学和乡土社会来检验。教学和评价是手心与手背的关系,而乡土教材是否有价值,要得到学校教学和乡土社会两个方面的检验。这种检验本身,就是为在更高层次创编乡土教材开了个头。

  通过行动研究和大众化参与促进乡村学校教育和乡土文化传承在实践层面的结合

  根据乡土文化知识的基本特点,运用学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笔者试图构建一种有利于乡土文化传承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动态系统,探寻行动研究和大众化参与的过程,促进乡村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乡土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践层面的结合。为了使这一系统更具体化,笔者仅以乡土教材的创编过程为主线,来解读这一动态系统:

  (1)乡土教材的创编仅有研究文化的专家、熟悉乡土教育的教师参与还不够,还需要具有乡土生活经验的民众参与。这样几个对象的联合参与,能使乡土教材更加完整,既有文化价值、传播价值,又有实践价值。

  (2)乡土教材记载和传播的不应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是一种“自知之明”,它应当有助于读者实现“文化自觉”。这种超越知识和技能的自我觉悟,是在持续地乡土生活发现和体验中内化和提升的。

  (3)乡土教材来源于乡土社会生活。乡土教材是对乡土生活的有意识的积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乡土教材的创编就是这种有意识的积累的具体体现。

  (4)乡土教材不只是作为结果而呈现的,应不断完善。乡土教材的价值在于使用和传播,在于能培养人、传承乡土文化,因此,乡土教材的教学要渗透在当前的综合实践课、地方课、校本课中,融合在当前比较基础的主干学科中,这样才可能促进乡土教材价值的真正发挥。当前,乡土教材越是能主动适应和融于主干学科,起到促进作用,越会被认可。

  (5)乡土教材最终被认可,不仅表现为在学校教学中使用,还要在教学中融入“主流”;不仅能对正常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还能经受乡土社会的检验。这就要求乡土教材不可能实现纯粹的继承,它需要具有在发展中巩固,但不失“自知之明”和“文化自觉”的精神。

  (6)乡土教材要接受参与对象检验,这有助于乡土教材新一轮修订和完善。

  以乡土教材创编过程为例,可见乡土文化传承系统本身就是完整的、动态的、立体的。

  其完整性表现为:乡土文化传承系统的参与对象是完整的,它通过研究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共同作用而实现。具体表现为:参与对象是完整的——乡土文化的传承是受学校、社区和社会大环境的整体影响不断整合内化的结果;传承的意义是完整的——乡土文化传承的不仅是技术和知识,还包括对乡土情感和历史价值的认同等根本性内容;传承的载体是完整的——传承的不仅是特色或异质的文化形式、博物馆,完整意义上的乡土教材也是整个乡土生活和文化的反映。

  其动态性表现为:乡土文化自身内容是演变的,是需要发展的,乡土教材的研发、教学和实践也是动态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乡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本身是在不同文化的整合中逐步变化和丰富的;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土文化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给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迫切性要求;乡土教材和乡村教育应兼具历史性和超前性,在参与中积累和形成,在形成中使用和检验,在检验中实现突破和创新。

  其立体性在于:每一个乡土文化/乡土教材调适周期的完成,就是一个新的攀升,这是一个不断自我扬弃、自我更新的过程。就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不仅是固守,而且是发展。固守的不是形式,而是本原,是一种历史认同和“自知之明”;发展的是新的形式,融合更有价值的内容,不断丰富内涵。比如,在面对外来文化时,要实现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平等交流,以达到“1+1>2”的效果。

  上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微观到乡村层面的反映。它并没有涉及到城乡之间、小环境与大社会之间、小区域与大政策之间的关系。乡土文化传承的动态系统,应该还要包括对外部性的建设性思考。一方面,任何企图封闭自己小系统的思维都是孤立发展的,只会是把自己扼杀在摇篮之中;另一方面,如何发挥小环境和大环境的积极互动作用,是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社会的因素是复杂的,也是互动的。一方面,小区域、小系统会受到社会环境和大政策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小试验、小系统也能启发大社会。我们不能把文化作为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来看,而应用发展和改造的眼光去看待它。文化不是独立的、绝对的、纯粹的,民族文化如是,乡土文化、民间文化也如是。如何主动融合和发挥多元文化的作用,使其有利于乡村生活,是传承乡土文化更应该考虑的外部性问题。文化本位的抽象思想,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