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教案: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来源:高考网 2009-11-21 22:25:15
单元内容小结
11世纪,北宋王朝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外部面临严峻的边患危机,形成了"积贫积弱"的恶劣局面。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为了克服封建统治危机,范仲淹主持了以改革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但是,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新政昙花一现,一年多就夭折了。
面对更加严重的社会矛盾,王安石接过了革新的大旗,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庆历新政是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局部改革,而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变法以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为总方针,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有或大或小的弊端和局限,最后也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大胆改革,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高举"三不足"的理论武器,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891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日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