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自主招生 > 高校自主招生 > 上海:“大战”即将展开 高校自主招生如何准备

上海:“大战”即将展开 高校自主招生如何准备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文章作者:徐晓阳 2011-11-14 11:14:09

[标签:高校 自主招生]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全国22所高校试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在9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中,自主招生打破了高考(微博)一元化的格局,在本市形成了由复旦大学与上海交大进行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多校参与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和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三足鼎立的格局。

  这一格局随着近年来高校联盟的崛起,又达到了新的高峰。近年来,“北约”、“华约”、“同盟”各自以“常春藤”模式开展自主招生联考,一份试卷成绩能获多所学校认可,由此,自主招生已由最初的“试水”,成为考生进入名校的重要途径之一。

  11月已至,一年一度的自主招生的“大战”即将展开,考生如何在各类自主招生中理性地找到坐标?为自己在这场考试中赢得砝码要做哪些前期准备?

  选择院校:

  了解学校与自己

  作为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社团“云聚社”的前任社长、复旦“改革试验”的过来人——生物环境工程专业的许冰清惊讶于各种“联盟”的发展速度,“‘华约’‘北约’‘同盟’接踵而至,涉及20多所国内顶尖高校”,许冰清觉得,考生正面临“一个甜蜜的选择”。

  这个甜蜜的选择,对更多迷茫的考生来说,却更像个甜蜜的烦恼:今天去复旦,明天到上海交大,下周则去同济大学考试,这在每年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中已司空见惯。

  记得在2010年“华约”联考现场,一名陪考家长等候到晚上八点,在这之后的两周里,他与孩子还有几场自主招生需要参加。这名家长表示:“自主招生参加越多,机会越多,对我们来说只有奋力一搏。”

  原本许冰清也这么以为,但经历过自主招生后,她的想法有了改变。在她看来,自主招生并非升入大学的唯一渠道,如果场场参加,场场落空,花费了精力又得不偿失。“在自主招生‘百花齐放’下,学生认清方向,了解自身水平非常关键”。

  认清方向是指考生需对学校了解更多。“比如复旦与上海交大,虽同时进行预录取改革试验,但其内涵绝不相同。”

  复旦大学校训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所以人文见长的高校,追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复旦校友李泓冰曾经将其诠释为:“所谓‘自由’,是思想与学术、甚至生活观念,能在无边的时空中恣意游走;‘无用’,则是对身边现实功利的有意疏离。”

  而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从建校伊始,即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被誉为“东方MIT(麻省理工学院)”,在该校前任校长谢绳武眼中,“上海交大学生的特点是务实,讲究严谨,能与人比较融洽地相处”。基于这些办学理念的差异,学生不妨在选择前先想想:我更喜欢哪所学校?

  而了解自身水平,则更方便解决一个问题:“我更适合哪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

  举例来说,复旦大学“千分考”包含10门功课,强调综合能力,注重知识积累;上海交大的AAA测试则更接近竞赛题,题型开放,考验考生的思维灵活度;同济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学业能力测试”的数理难度甚高,物理教材中不要求掌握的“光电效应”“光的角度的计算”以及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都会涉及,计算起来非常复杂;华东师范大学的笔试则在文科上下了功夫,答题时更像写篇小文章。

  由此可见,不同的高校,其办学宗旨,培养方向都各不相同,如果考生要尝试参加每所学校的自主招生,那结果必然是疲于奔命,得不偿失。

  因此,深入了解不同高校的文化,把握其培养特色,才是理性参加自主招生的态度。比如,复旦大学喜欢通才,那么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一试;喜爱文学,具有人文情怀的学生,则可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的自主招生……作为考生,一定要善于把握形势,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

  有报考自主招生意向的考生,不妨多登录院校的招生网站,了解其自主招生形式、考试科目、对考生的要求,从中挑选一到两所与自身气质相符、有认同感的院校,以之为目标不断努力,为参加其自主招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试准备:

  抓牢学科基础

  尽管不少学校一再表示,自主招生强调综合能力与平日积累,无法突击速成,但在不少“过来人”看来,无法速成并不等于“不能准备”。

  对本市考生来说,复旦大学的“水平测试”是获得该校自主招生“预录取”的第一道门槛。

  这张“通识试卷”涵盖了高中语文、数学、英语(论坛)、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等10个科目,总题量为200道选择题。如“你看到海水,会联想到海水咸咸的滋味,这是‘联想’还是‘通感’?”等题目层出不穷,兴趣狭隘的学生很难通过,一直被认为是自主招生难以速成的典范。

  但在许冰清等“过来人”看来,“复旦水平测试”虽然驳杂,但仍有可准备之处。“抓牢基础就是关键”。

  首先,水平测试考题并非难题偏题,重在考查基础知识。语文考察的是文学常识,数学虽对计算要求高却没有超纲内容,英语则因为阅读篇幅长,词汇艰深,许多人都不太会做,“可以有选择地放弃”。

  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则“根据学业水平考内容复习即可”。其中,政治应关注时政;历史需要复习中国历史事件年表、世界历史事件年表;地理则要加强对气候图、人口分布图、城市地图等的读图能力。

  理科中,物理虽偶有动量、光量、光电效应等超纲内容,但仍以基础为主;化学、生物大部分为基础内容。

  “自主招生试题虽难,但其中的大部分还是跟着课本在走,掌握了学科基础,便能抓住绝大部分考分,专攻偏题怪题,效果不一定太好。如果整天钻研难题,却连椭圆的方程式都记不住,这有什么用”?

  迎接面试:

  可以先期准备

  如果说笔试考查的是学习积累,那么面试就是对一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

  各校的面试虽然形式不同,但其过程和实质却殊途同归——每一位考生,都将与考官进行一场问与答的较量。因此,无论哪所学校的自主招生面试,都有可准备的共通之处。

  大多院校在面试前,都需考生准备一份自我介绍或申请材料,因此,面试前第一个可准备的材料便是“自己”。

  在材料中,有关自己的优点、缺点、人生理想、兴趣爱好、喜欢的书(至少准备三本,还要准备与你选择的专业有关的书)等都能写入其中。

  真实、独特、有把握,是写材料时所需秉承的原则。一份独特的材料,能够让面试官一眼读出作者的能力与特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材料的真实,则是诚信的保证,在面试时,许多考官习惯于对材料所述进行追问,如考生没有亲身经历,很难自圆其说,更无法充分发挥。

  第二可准备的材料是“学校”。曾参加了同济大学自主招生的陆兴宇,还记得考官们都提了同一个问题:“你对我们学校了解多少?”在他看来,学生有必要在面试前对报考的大学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是考官从侧面了解考生报考同济大学的意愿是否明确”。

  对阅人无数的考官来说,有目标的学生总比茫然的学生更值得招收。因此,考生意向中的专业将是考官的提问重点。不少过来人建议,应多读与所报专业相关的书籍,记住书名和作者,至少也要了解专业大致内涵。一名填报经济学专业的考生就曾表示,面试时教授让自己列举10个有关经济方面的“舶来语”,一下子让自己傻了眼。

  大学是关注社会的课堂,时事也是面试重头戏。考生要准备的,不仅是时事的内容,更要准备对时事的理解。面试准备期,考生可以在读报看新闻的同时,自选一个话题,然后想象正与教授交谈,说出对事件的看法。

  后自主招生:

  学习不松 心态放松

  获得复旦、上海交大“预录取”,或通过“自主招生”,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就此踏入大学门——即使获得了“预录取”资格,也要在秋季高考中达到“一本线”,才能进入所报高校。每一年高考中,总有几名学生在这门槛前“倒下”。

  如今在复旦国际政治系就读的李颖坦言,获得“预录取”资格后,自己确有一段时间,觉得目标顿失,四顾茫然,但当看到其他通过者仍旧努力学习后,懈怠的状态又慢慢转回了正轨。她也很感谢老师的要求严格,即使获得自主招生名额的学生,仍需按照要求继续学习,“在我们这一届的市北中学,绝大多数获得自主招生名额的考生,都过了‘一本’的投档分数线”。

  成功者须警惕,失败者则无须气馁。在李颖的印象中,一些自主招生的失败者,不少仍通过高考进入了不错的高校。“说穿了,自主招生只是进入高校的途径之一,不要为此‘压死’自己”。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