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 > 高考语文翻译题中最易出现的六大丢分问题

高考语文翻译题中最易出现的六大丢分问题

2012-02-07 18:17:28《作文与考试》杂志文章作者:石修银

  高考语文翻译题中最易出现的六大丢分问题

  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名、地名、年号、谥号、官职等专有名词时,可不作翻译,将之保留即可。因为这些名词有其固定、特定的指称意义,现代词难以准确表达。强行翻译,难免画蛇添足。

  示例1.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明史·郑濂传》)

  【学生翻译】年号永乐的第一年被征入朝,(留下原来担任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答案分析】永乐、元年分别是年号、年号开启的第一年,这都有其特定意义,不必翻译。

  【正确翻译】永乐一年(或元年)被征入朝。

  示例2.淮南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盎(爰盎,人名)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爰盎晁错传》)

  【学生翻译】淮南一带称王的诸侯入京朝拜的时候,(杀了辟阳侯,生活起居、处世表现非常骄横)。

  【答案分析】淮南王是固定的称谓,应保留原文。如译为“淮南一带称王的诸侯”,意义就变成“淮南一带称王的诸多诸侯”。

  【正确翻译】淮南王入京朝拜的时候。

  二、该译不译,文白混杂

  有些考生在翻译时,往往有个别的词语不彻底翻译或不翻译,对词类活用词翻译不够清晰到位,导致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示例3: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郑渶)家者,遣人索之。渶加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明史》)

  【学生翻译】使者来了,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置其一半不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至行”感应的结果。

  【答案分析】“置其一半不打开”,文白掺杂,读者还不知具体含义,应彻底干脆地用白话翻译:“丢下另一半未打开”。“认为是‘至行’感应的结果”,“至行”何意呢?读者也不清楚,如此老师就觉考生不会翻译而有忽悠之嫌。

  【正确翻译】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三、脱离语境,孤立翻译

  在古文中,相同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翻译。脱离语境去翻译具体句子,往往就难以准确。

  示例4.(原平)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宋书·郭原平传》)

  【学生翻译】原平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此人颠沛流离,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的脚通行。

  【答案分析】选句前的语境是:郭原平在房子旁边种了一些竹子,春季夜里有人来偷竹笋,被郭原平偶尔撞见,偷笋的人奔逃掉进了水沟。于是句中的“颠沛”就应翻译为“跌倒”。另外,句中的“足”,也应译为“足以”,意即郭原平尽量将桥建得宽。

  【正确翻译】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至使此人跌倒,于是就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

  示例5.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元史·列传十四》)

  【学生翻译】出行的人要靠语言能力而不靠兵器锋利,兵器多了,只能徒然使事情受到牵累。

  【答案分析】“行人”不是出行的人。因为前面说是奉命使宋,故应译为:出使的人。“以言不以兵”,“兵”不是兵器,前面有句“请兵护卫”,故“兵”应为:士兵或武士。

  【正确翻译】出使的人要靠语言能力而不靠武士随从,随从武士多了,只能徒然使出使的事受到牵累。

[标签:高考 语文]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