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自主招生 > 自主招生考试 > 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面试 文理生答题思路各不同

  刚洗过的手,使劲甩一甩,水为啥就甩出去了?用鸡蛋碰石头,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微波炉加热鸡蛋会爆炸,这是咋回事?这些日常生活中最寻常的现象,昨天成了南理工自主招生面试的题目。不过,这些题目看似简单,却没有标准答案,而明察秋毫的考官们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一下子就挑出“精英”来了。

  对于文科毕业的人来说,这样的问题似乎也能答上几句。昨天,记者也拿这些题目给文科毕业生来做一做,得出的答案显然没有理科生专业,但是也颇为“理直气壮”,其中不乏“无厘头式”的回答。

  看文科生理科生怎么答这些题

  在昨天的面试现场,六个考官和八个学生围坐在一起,看上去像一个小型的讨论会场。题目当场由考生来抽,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其中有个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环节,更是在无人主持的情况下,大家共同商量解决一个问题。

  记者选取了四道有代表性的问题,又请来文科毕业生一起做一做。这些文科生物理底子薄弱,凭着大脑里残存的一些中学物理知识,也毫不示弱地解答了一番。

  【题目一】

  手上的水可以甩出去,请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

  [理科考生的回答]:

  我觉得甩手的时候产生动能,对水也产生一个动能,水和手的动能不一致,所以水会甩出去。

  水的质量比较小,形成的加速度比手要大,所以甩出手去。

  手停止甩动时,动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分子能和动能等,所以甩出去了。

  [文科毕业生的回答]:

  手在甩动过程中,产生一个推力,水珠受力之后自然离开手。

  这不是惯性吗?水有重量,手一停止运动,水还在往前跑,就出去了。

  手甩出去,产生一个重力加速度。

  为什么油甩不出去,水能甩出去,说明水分子和手结合得不紧,容易甩出去。

  能量是什么概念?我不记得了。我想应该是水被手甩后有个力,加上自身的重力,被甩出去。

  [无厘头式回答]

  究竟是手甩了水,还是水甩了手,这是个问题。

  水说:你都不要我了,我还留着干吗?这就是“分手”的正解。

  纸巾用完了,只能甩手了。

  轻轻地甩一甩手,不留下一滴水珠。

  【题目二】

  “鸡蛋碰石头”是家喻户晓的说法,请用物理或力学的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理科考生的回答]:

  鸡蛋是否会破,要看不同情况。有时,用很小的力可以敲开一个鸡蛋,有时一个大汉踩在4个鸡蛋上,蛋壳却不会破。这反映出什么问题?这个应该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鸡蛋碰石头,也有可能两个都碎。这好比飞机和鸟相撞,瞬间产生的动能很大,对飞机的作用力大,也一样能破坏飞机。

  鸡蛋壳弹性小,容易碎。石头是实心的,里面不容易压缩,所以不易碎。另外,生鸡蛋更易碎,因为里面空的体积较大。

  要看石头的大小、质地、坚硬程度,还要看碰到鸡蛋的哪个部位、方向,由此产生不同的结果。

  鸡蛋碰石头,两者受力面积相同,受力大小相同。之所以鸡蛋破了,是因为两者分子构成不同。

  [文科毕业生的回答]:

  鸡蛋和石头密度不同,鸡蛋密度小,所以容易碎。

  要看碰的条件。如果轻轻碰,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使劲碰,鸡蛋坏了。

  鸡蛋碰石头,很简单,得出的结论就是“以卵击石”。

  肯定鸡蛋碎,鸡蛋壳那么薄,石头那么硬,鸡蛋不是找死吗?用石头碰鸡蛋,鸡蛋肯定碎;如果用鸡蛋碰石头,就不一定碎。

  [无厘头式回答]:

  哲学生说,到底谁碰了谁?要搞清楚。它们从哪里来?为什么要碰?出于什么目的?碰了以后它们要到哪里去?

  鸡蛋说:这有意思吗?我都粉身碎骨了。

  飞蛾都能扑火,我凭什么不能碰石头?

  不敢碰石头的鸡蛋,不是好鸡蛋。

  鸡蛋说:虽然我碎了,但石头也落不到什么好处。浑身粘粘的,你很舒服吗?

  【题目三】

  微波炉里加热鸡蛋,为什么会爆炸?

  [理科考生的回答]:

  微波炉加热时,鸡蛋里液体的水分子会产生运动,而鸡蛋壳上的分子却不会运动,壳承受不了压强,所以爆炸。

  没有壳的鸡蛋放在微波炉里也会爆炸啊?我觉得不光是壳的问题。

  微波炉是通过微波在物体内部互相撞击摩擦产生热量,是从里到外加热的,鸡蛋内部会迅速产生高温,蛋清导热过慢,会使内部高温膨胀爆炸。

  在微波炉加热后,鸡蛋内的水分子振动,产生热能,蛋内的气体由此膨胀,内外压加大,由此产生爆炸。

  [文科毕业生的回答]:

  鸡蛋壳是固体,里面是液体,对热传导速度不同,会导致里外受热不均,所以会爆裂。肯定是这原因。

  热胀冷缩的原因呗。用微波炉加热升温太快,鸡蛋壳一下子热胀冷缩,就炸了。

  外部受热后,蛋壳好像会发生什么反应……

  鸡蛋是用来煮的,不应该放在微波炉里。

  [无厘头式回答]:

  不是什么都可以给鸡蛋加热的。老母鸡给鸡蛋加热,出来的是小鸡。换成微波炉加热,出来的就是坏蛋。不同的操作方式出来的是不同的结果。

  不爆炸怎么知道我熟呢?

  鸡蛋说:我想当一回爆米花。

  小鸡烫发失败。

  【题目四】

  给“爆炸”下个定义。

  [理科考生回答]:

  在一定的空间里,瞬间发生的一种能量释放。

  因为压力来不及扩散,短时间内的一种能量释放,伴有光热、气体等的释放。

  爆炸肯定是从一个点突破的,就像人墙倒塌始于其中的一环,气球被一个钉子戳破,都由一点而起。所以建议定义时,加上“临界点”的限制。

  [文科毕业生的回答]:

  极短时间内产生的一种物质的分裂,同时伴有声、光等效果。

  一个物质顷刻之间四分五裂,伴随巨响和强大的气流。

  爆炸就是从有到无、从完整到破碎的过程。

  [无厘头式回答]:

  不就是把鸡蛋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吗?

  考官怎么说—— 没有标准答案,但能看出水平

  昨天的面试结束后,考生们一脸迷惘地望着考官,忐忑不安地等待正确答案的揭晓。但是考官却告诉他们“没有标准答案。”

  “其实我们也是第一次拿到这些题目。”考官邹教授告诉记者,在考生们讨论的过程中,他们也在积极思考。“这些题目看似简单,但是要能抓住本质问题,还是能看得出水平的。”

  9号考生脱颖而出,评委赞“是个好苗子”

  一番面试后,9号考生给现场的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赞不绝口。“是个好苗子!”

  评委邹云教授认为,9号很会归纳总结,而且能带领整个小组把议题引导到问题的核心和本质上去,逻辑思维能力不错。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在讨论“鸡蛋碰石头”时,9号提出一个问题:“有时,用很小的力可以敲开一个鸡蛋,有时一个大汉踩在4个鸡蛋上,蛋壳却不会破。这反映出什么问题?”其实这已经很接近问题的本质了,其他组员沿着这个思路再深入下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讨论给“爆炸”下定义时,9号很快就找到问题的关键,而且提出“爆炸肯定是从一个点突破的”,并建议定义时加上“临界点”的限制,这是很有启发性的,也是很有学术水准的,他甚至还提到了“稳态”、“能量不均匀”等超出中学生水平的概念,令评委刮目相看。评委吴教授最后跟考生们提到“请注意,在真空中也会发生爆炸。”他坦言,这样的启发主要是说给禀赋不错的9号听的。

  “9号的领导才能也不错。”评委们表示,一个小组讨论时,如果没有出来引导、统一的人,就会陷入杂乱无序。而9号自然而然成为“领袖型”人物,不仅自己能提出新见解,还能将其他组员的观点归纳总结到一起,将偏离的主题拉回来,有效地引导、推动了讨论的前行。记者了解到,9号考生来自辽宁,曾经获得大连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在学校里是个名人,也是班上的团支书。

  考生观察评委脸色,有迎合讨好之嫌

  昨天的六位考官中,还有一位特殊的考官:南理工心理专家朱逢九教授。朱教授没有提问,只在一边冷眼旁观,通过微动作、微表情来考察学生。“有的考生坐下来时,双腿紧紧并拢,微向后倾,好像随时准备站起来的样子,说明太紧张了。有的考生坐下来有些后仰,说明非常放松。有的考生眼光四扫,随时观察评委的表情,有过于迎合讨好评委之嫌。有的考生双腿向后倾斜,好像随时准备撤退,表明对这样的讨论希望早点结束……”朱老师把考生的一言一行观察得清清楚楚。

  昨天共有16位有着特殊才能的高三学生参加了南理工的自主招生面试。南理工招办主任徐蔡余介绍,考虑到这些学生用了不少时间发明创造,学校会根据考生的面试情况进行降分,降分的最大限度就是降到本一省控线。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