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苏轼人物简介及代表作

高考语文知识点:苏轼人物简介及代表作

来源:京翰高考网 2015-07-27 17:54:13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嘉祜二年(1057)中进士第,官授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主簿,继为风翔府签判。熙宁四年(1071)在京任殿巾丞直史馆判官告院兼尚书祠部,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后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舒直等摘引苏轼诗句,深文周纳,言其攻击新法、讥议朝政,将其逮捕入狱(即“乌台御史府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砧元年(1086),哲宗(赵煦)立,高太后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苏轼初知登州,继而召为礼部郎巾,迁起居舍人。不久为翰林学士兼侍读,拜龙图阁直学士。因为他不赞成旧党“专欲变熙宁之法”的行动,又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复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改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尽逐“元祜党人”,苏轼被一贬再贬,最后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元符三年(1100),徽宗(赵佶)即位,苏轼遇赦北归,次年七月卒于毗陵(今江苏省常州)。谥号文忠。
 
  苏轼很早就留心古今治乱之道,步入仕途后,更是“奋厉有当世志”,他几乎与王安石同时向朝廷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弊政的建议。但他认为“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思治论》),凶此主张“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上皇帝书》),对王安石大刀阔斧的变法措施表示反对。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他又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而他在担任地方官时,差不多每到一处都能为当地人民做些有益的事。如在徐州率领军民抢堵黄河决口,在杭州筑堤治理钱塘湖等。这些都说明他是一个比较注重实际、并能关心民间疾苦的政治家。
 
  北宋中后期,党争激烈,相持日久。苏轼一生,由于“不能俯仰随俗”,因而饱受政治上的磨难。所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从另一方面看,这倒使他有机会转徙四方,加深阅历,扩大视野,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也给他提供了比较多的学习、创作时间。使他有可能成为北宋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另外,由于政治上的坎坷遭遇,他对儒、释、道三家思想都有所取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性格。这也影响到他的创作。
 
  苏轼有着多方面的文学才能,他的作品感情奔放、气势雄伟,极富创新精神。在北宋古文运动中,他是继欧阳修之后的领袖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欧阳修的文论观点,赞成“为文必与道俱”,要“言必中当世之过”(《凫绎先生文集序》)。明言“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答乔舍人启》);“辞至于达,足矣,不可以有加矣”(《答王庠书》)。坚决反对宋初以来所存在的“求深”、“务奇”的倾向,说是“凡人文字,皆务使平和至足,余溢为奇怪,盖不得已耳”(《与黄鲁直书》)。他用这种观点培养青年作者,用这种观点指导自己的创作,终于使平易自然的文风迈入了广阔的天地。而他也成了一代文宗。苏轼的史论、政论文章,纵横上下,议论风生,明快锋利,逻辑严密,往往标新立异,令人信服。笔法深受贾谊、陆贽以及《孟子》、《庄子》的影响。他的小文、小说(诸如杂记、杂说、小赋、书札、序跋等)不拘一格,随物赋形,摇曳多姿,情理皆备,充满诗意美。文笔挥洒自如,恰似行云流水。无论大论小文、叙事抒情,作者都爱驰骋议论,行文中尤其好用比喻、善用比喻。因此他的散文既能穷尽物相、生发妙理,又能于笔墨之外,另辟天地。苏轼还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其诗超旷豪放,有如“天马行空,飞仙游戏,穷极变化,而适如意之所欲出”(沈德潜《说诗啐语》),与黄庭坚等人同开宋诗的新面目。苏轼的词突破了“艳科”的藩篱,大大扩大了词的题材,做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而气势逼人如天风海雨,和辛弃疾同为宋词巾豪放派的创始人。此外,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同称宋代四大家,他的绘画与文同齐名。这些都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雄视百代的人物。对当时和后来的文学艺术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苏轼著作很多,现存《东坡七集》一百一十卷,另有《东坡乐府》、《东坡志林》、《仇池笔记》等多卷。宋人郎晔编有苏轼文选《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