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新闻 > 专家指导高考议论文提分:突出语言风格

专家指导高考议论文提分:突出语言风格

2016-05-30 15:33:49冠华作文

  一、比较先看浙江2014年的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例文1:门与路(55分)选段①门与路是人生的象征。②门既是路的终点,路又是门的起点,门意味着一段旅程的终止,路又在等待着我们开启新的征程。③要在门和路的交替中升华自己的人生,必须要踏实走路,努力敲门。④别以为马云光用网络搞营销就可以整出个电子商务,别以为乔布斯啃口苹果就能创造他的“苹果”帝国,别以为马化腾光靠复制就造就了如今的腾讯。⑤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他们敲开胜利之门时光鲜亮丽的一面,孰不知多少人经过荆棘之途,满身伤痕,多少人努力敲门而大门紧闭……⑥人们的成功绝非一朝一夕,更不是所谓的人品爆发,而是脚踏实地,走在人生之路上,千回百转,才敲开成功之门。

  例2:倚门(55分)选段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女子。当年她倚门回首,嗅得着青梅香,获得了勇气,因而在下一个人生开启后,以更完美的姿态走向世界。嗅一把青梅的香,清清浅浅的味道里有过去岁月的记号;嗅一把青梅的香,清清凉凉的味道里有未来时光的代号;嗅一把青梅的香,丝丝缕缕的味道里带上你勇气与智慧的行囊。倚门,是回首,是展望,更是整装,积聚力量。倚门,脉脉的斜晖里有我们坚定的目光,朝气的面庞。倚门,结束一段旅程,开启一段未知。这是2014年的作文,当年的题目要求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二篇作文都获得了55分的高分。如果题目的要求改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性文章”,这两段文字得分还能一样吗?我们从二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来回答这个问题。总的来说,《门与路》是论述性语言,《倚门》是描述性语言。那么,这二种语言又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

  1.适切的文体不同:《门与路》显然是议论文节选,而《倚门》应该属于散文(诗)。议论文属于实用文类,散文属于文学文类。虽然有人把某些散文归到中间文类去,如帕斯卡的《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偏向于说理,但仍然可以归入哲理性散文一类,不属于实用文类。实用文是应世济用的,是说明事理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这类文章在于证明某种道理,让读者信服,追求一个“真”字;而散文是表达自我的,抒发性灵的,是描述个人生活和情感经验的。这类文章在于引发读者的感动和感悟,追求一个“美”字。如果题目明文规定写一篇“论述性”或者“议论性”文章,那就不应该写成抒情性的散文。于此看来,《倚门》如果在2015年,是不应该得高分的。

  2.展开的思维不同:写议论文,主要运用逻辑思维,通过理论、证据、法则及其解释来阐述事理,虽然是个人的见解,但也要证明它是客观的。写散文主要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形象化和典型性手段表达个体的经验,即使这种经验具有普遍性,但个人化彩色是很浓的。论述性的语言主要靠叙述、定义、阐释、论证、综述等方法,散文化的语言主要靠描述、变异、虚构、陌生化等手段。很显然,《门与路》是论述文的写作思维,《倚门》的散文的写作思维。写论述性的文章,就应该学会用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样,《倚门》这类文章,是不应该得高分的。

  二、现象经过几年话题作文的演练,考场作文逐渐形成了“读者”式的“小散文”现象,而且有流行趋势。那么,像《依门》这样的“小散文”主要有哪些特点呢.

  1.熟知的古人。屈原、曹操、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人是作文的常客,不管什么题材、体裁、观点、话题,生拉硬扯,千古一面。而身边的时讯、社会的热点,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依门”本是李清照在《点绛唇》里描写古代女子荡秋千的细节“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但在《依门》这里用它说明什么道理呢?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除了增加一点文采和诗意之外,现实感和针对性无从谈起。

  2.华丽的辞藻,排比的结构。以雕琢词句为务,追求形式上的漂亮。句段间关系多用排比,句内多用修辞手法,但内容空洞模糊,模棱两可。典型的如“嗅一把青梅的香,清清浅浅的味道里有过去岁月的记号;嗅一把青梅的香,清清凉凉的味道里有未来时光的代号;嗅一把青梅的香,丝丝缕缕的味道里带上你勇气与智慧的行囊。”完全服从于句式整齐的需要,内容的合理性一概不管。

  3.没有主见,不讲道理。你在文章里看不到写作者个人的话题、观点、意见、情感、态度、经验,即使有一点小情绪、小哲理,但也不知道它们确凿所指,虚无缥缈。没有证据、不讲逻辑,话语不是建立在客观理性的推理之上,而是无中生有,随意嫁接。如《依门》写道“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王国维什么时候有了流行歌曲风格?再说“依门”这个动作,作文里居然连缀了王国维和我,“嗅青梅”成了人生普遍意义的象征了,至于“依门”、“嗅青梅”和岁月记号、人生勇气和智慧有何关系,文章的逻辑性一概不管。

  4.文体特征模糊。文章往往表达小杂感、小抒情、小故事、小哲理,文体和文风靠近《读者》上的文章,即使写论述类文章,也没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不会用事实和证据说话,不会用逻辑因果思考,整篇文章不是基于证据的推理,而是基于主观的想象,不能用文体和章法去衡量、去分类。这类文章如果是十年前,是很可以博取高分的。那时候,突出话题,淡化文体。但是流风所及,这类小散文逐渐衍生出不少“宿构”和“套作”。这种形式主义的文风和文革时代“高大上”的文风,表现形式不同,实质都一样:学生习惯于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最后导致消失自我,不会好好说话,直到不会说人话。浙江为了改变这种文风,评卷大组对这类有“宿构”、“套作”嫌疑的作文,是不待见的,而且是打压的对象。

  三、纠正了解了这类“小散文”的文体特点后,如何淡化““小散文”的文风?要求写“论述类或者议论性”的作文时怎么办?如何凸显论证的语言特点?

  1.典型示范。学生作文基本上的模仿的,学什么像什么。考前要好好朗读几篇典范的议论文。如前阶段百度排名和莆田系引起社会热议,《人民日报》就发表了《魏则西的生命考题》,其语言就是典型的议论:①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②医生无法阻止生老病死,就像无法阻止春夏秋冬一样。③医生是生命花园里的园丁,只能让花朵开得更好看一点,仅此而已。④事实上,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黑箱”,恰如神秘而浩瀚的宇宙,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⑤尽管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但依然无法解决大多数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⑥医学是有限的,也是不完美的。⑦医生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和“死神”讨价还价,力求延缓死亡的进程。⑧虽然医者的技术追求是永不言弃,但这并不代表医者具有起死回生之力。⑨因此,尊重自然规律,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坦然地面对生与死,是最理性的选择。(改动一处句序)有观点,讲道理,有分寸,能辩证,每一句话都能经受得住推敲。多读这样的文字,甚至熟读成诵,就会影响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考前强化语感,是最能够奏效的方法之一。

  2.功能区分。就是讲清道理,议论文和散文是不同的文类,肩负着不同表达功能。(道理见上文的“文体”解释)学生之所以习惯于“小散文”写作,除了跟风之外,很多时候是不懂文体分类的道理。议论文是实用文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散文是文学文类,是抒写个体性灵的,并不是为了解决某一个社会实际问题的。《魏则西的生命考题》就是为了澄清人们在魏则西事件上的认识迷障,端正人们对于医疗、疾病的认识,从而理性地看待这一事件,并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它于社会是有实际功用的。

  3.思维转轨。就是要从形象思维转到逻辑思维,用事实归纳、因果演绎等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组织语言。如《门与路》这段一共是6句,第①句提出判断:“门与路是人生的象征”,接下去怎么办?为什么说是人生的象征呢?要解释,于是第②句分别抓住门和路,打了两个比方,来解释第①句,有前边二句铺垫,第③句可以提出观点了:要踏实走路,努力敲门。观点提出后怎么办?就要找证据证明。于是第④句就想到用马云、乔布斯、马化腾等人的事实,让事实来说话,但是这几个人是成功的,有失败的例子吗?考生再从相反方向思考,于是就有了第⑤句再略举一般性的事实来补充。而且这两个句子都不是简单的事实列举,而是边分析边列举的,这样,第⑥句就可以收束了,得出结论,强化第③句观点。整个段落的语言展开和组织,依靠严密的逻辑因果,不靠随意发挥的。

  4.句群推演。这是从句间关系上考虑的,思维活动是内在的,句间关系在外在的。用逻辑思维思考问题,写下来,一定是一个比较严密的复句或者句群。怎样写好一个规范的句群呢?要注意三点,一是一段一个主旨,二是段内几个层次,三是句间有一定的关系。譬如《魏则西的生命考题》这段话一共9句。作者的主旨落在第⑨句上,这也是结论句。那么这个结论如何推演出来的?前边有二个层次。第一层次是①到③句,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医生无法阻止生老病死。第二层次是④到⑧句,从人体“黑箱”、医学、医生三者关系上进一步推演医者的局限性。第三层次就是结论。而第二层次的5句话,⑤⑥句说医学的局限,⑦⑧是说医者的局限,最后又与第④句构成了并列,分别从三个角度证明医学和医者的局限。句群的关系是很清晰的,句间的关系是很严密的。

  四、演练下面是二个作文题目,具有几个特点:第一、作文材料提供了问题情景,情景中包含了明确的写作任务;第二,作文题目本身不暗示观点取向,有较广泛的思辨空间;第三,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作文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第四,明确规定论述类文章,第一题侧重于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第二题侧重于比较辨析,得出启示。请选择一个题目,当堂写一个议论段,初步完成题目的要求。

  1.上海市嘉定中学于晓和朋友在网上开了一家微店,由于经营有方,每月利润有时超过万元。为了创业赚钱,他多次缺课,其行为引起师生争议。有的认为高中阶段正是学习的重要时期,应该关闭微店,专心学习;有的认为既然不学习也能赚到钱,就可以让其退学,专心开微店;有的认为学校应该为其定制个性化的课表,让他既能开店又能完成高中学业。对以上说法,你怎么看?请选择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以800字的论述类文章,表达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2.有人从鲁迅先生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中,看出天下情怀和入世精神;有的从杨绛百岁感言“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不相关”中,看到自我修炼和恬淡自守。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协调自我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你从这些话语中得到什么启示?请根据题目中提出的话题,选择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以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五、修改当堂小作文符合要求吗?请从议论文的语言角度提出评改意见:

  1.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吗?

  2.段内有明晰的层次吗?3.句子之间有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吗?写得好的,评点之;写的不好的,修改之。六、展望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两句成为历代写作者奉行的圭臬。依我看来,这两句话包含着三层意思:在现实中写作;为了现实写作;写现实中的人事。这是一种经世致用的现实主义写作观,至今不会过时。高考作文题目,对于中小学作文教学有着无与伦比的导向作用。照理说,命题者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作文题目是高校选拔学生的重点依托,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指挥棒)和精湛的专业素养(究竟怎样的写作素养对学生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高校选录新生还是学生进入社会,最重要的写作素养是什么呢?依我之见,便是通过写作见出一个人的思想见识、通过写作看出一个人的任事能力、通过写作适应社会交际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于是,写作能力应该可以分解为文学性写作能力、应用性写作能力和论述性写作能力,后两者统称为“实用类写作”,更为急迫、更为重要。考察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的取向,无论从内隐的价值还是从外部的形式看,也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是文学性写作能力的考察。学生写的都是典型的“小散文”,即王荣生说的“小文人语篇”浙江从2004年开始自主命题,一直到2014年,考场作文基本上延续的是这样的风格,美之曰:文化品格,贬之曰“宿构”“套作”。另一种是实用性、论述性写作能力考查。作文材料设置一个生活情景,该情境中隐含着待解决的问题或者待完成的任务。考生的任务就是能够从假设的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命题者给予的任务。这类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思想见识、任事能力和语言水平。欧美国家的写作大多遵此路径,国内部分省市在高考命题时也偶有尝试。就浙江省而言,2016年是2006年进入的课改的最后一次高考,也是进入深化新课改高考的“头夜”。作文命题是否到了一个“拐点”,是否会有所创新呢?首先,浙江历来讲究稳妥,高考试题关系着社会稳定。沿袭老例,虽然保守,也不会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好评,但起码不会引起社会反响和家长学生情绪波动。第二,浙江作文命题已经形成了“人文”、“诗意”、“辩证”等“浙江风格”,已经为广大师生数熟悉:教师教得熟悉,学生写得顺手。第三,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引导课改潮流、面向未来需要的潮流中,浙江考题应该更多一点社会介入感,更多一些经世济用性,论述类和任务型(有人称之为情境性)作文,应该可以呼之欲出了吧。

[标签: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指导 议论文知道]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