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福:高校外迁,学校灵魂能否一起跟着走?
2016-12-21 11:45:24圣达信教育文章作者:梁挺福
2016年年初,一则关于北京多所高校将迁往河北的消息火了。结果接二连三地被几所涉及的高校以不同形式否认,一场外迁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
不过,2016年12月16日北京官方指出: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本科教育功能将整体迁出。迁哪儿?没详细说。不过外迁,设立分校区已是既定事实。
相信很多还未迈进象牙塔的学子对于大学生活的想象是这样的:自己的大学肯定在处这座城市里繁华的地段。白天,和师哥师姐在图书馆里,在大树下取经交流;夜幕降临,约一众好友一起去看风景吃宵夜;周末则穿梭于城市的博物馆、文化馆等地汲取知识养分。生活美得几乎不能再美。然而,大学报到当天发现自己置身于这座城市的几环之外甚至是村儿里时,相信很多学子的内心会是无比失落、无比崩溃。曾有网友调侃:在北京,学校住在5环外是一种什么体验?神回答:睡觉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有可能翻个身,就会收到一条短信:“欢迎来到河北,优惠订购机票酒店请拨打……郊区的大学生活最最悲催的莫过于:出门打黑车,购物靠快递。周围啥都没有,只有快递和黑车。
理想中的象牙塔生活面目全非,原汁原味的高等教育貌合神离。追根溯源,高校名目繁多的分校区首当其冲。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放眼望去,村儿里的大学还真是不少。这些分校区多少还可以接受,孩子们在乡下待一段时间后还是有机会回到城里的校本部继续学习的。像作为中国政法最高学府之一的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大学四年都在昌平就读,研究生才会回到位于海淀区蓟门桥边中国政法大学校本部。中央财经大学也有将其沙河校区作为校本部的规划和打算。这种校本部完全在郊区也就意味着大学四年都要在村里死磕了。当然还有一种校本部和分校区分居两地,相隔数千里的存在形式: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和烟台校区)、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和威海校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和苏州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和威海校区)、山东大学(济南和威海校区)、山东科技大学(泰安和青岛校区)、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和日照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和宣城校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和盘锦校区)、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和沙河校区)……,还有最近纷纷上马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校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圳校区)等等。这种异地办学考验的不仅仅考验教师职工的精力,更是考验其学术氛围和教学质量能否切实得到保障。
我个人认为,高校外迁无论是对于学生培养,学校的学术生态,所在城市的文化氛围等,总体上弊大于利。
首先,高校外迁,教职工肯定是最不想外迁的。一旦外迁,会人为地隔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的确,在新校区,有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学生宿舍,但是,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术研究氛围却无法在这里找到。想随时找老师请教问题?得预约。想听讲座?得去本部。想跨校听讲座?基本没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求知欲望会因各种条件限制,而被扼杀。老梁当年在北大读书时,最喜欢去逛图书馆,不仅仅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更是因为在那里聚集着全校各院系的学霸,他们中有本科生,有硕士生,还有博士生;那里也有各种珍贵,平常难以借到的书籍。在这种浓浓的学习环境里,求知欲自然迸发,北大图书馆带给老梁的正是那种求知若渴的情结。现在各种各样的分校区,虽然也有高大的图书馆,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已然物是人非。在那里,你能看到的只是同龄人,眼界与视野自然会受影响。
其次,高校外迁,对于校园的学术生态的影响无法估量。象牙塔本应是一个知识的殿堂,在这里有令人津津乐道的“薪火相传”精神,有资深的老道的科研大咖。但是,一旦外迁, 许多高校往往把把低年级学生单独放在新校区,“师兄弟”传承链条断裂,对于校园文化环境,尤其是培养人的软环境影响很大。
同时,外迁后的各高校相对分散,对于原先高校相对聚集而形成的“学术生态环境”是一种直接的损害。校际之间、校内中的学术交流活动受限。这对于高校自身的文化积淀与传承极为不利。因此,按这样现行的高校发展布局很难再出现类似“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以资源共享为途径,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其在校专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学院路,北京西北部一条不足3公里的道路,两侧彼此相邻地坐落着包括闻名遐迩的8大院校在内的国内10多所著名高校。这些高校多数是建国后建立的行业性高水平大学。就单个学校而言,特色学科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但学科门类不够齐全。1999年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3所高校联合成立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2002年发展到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的16所高校的教学共同体,直至2012年相继扩展到了21所高校。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的那句传颂至今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不仅要有高楼,更要有大师。大学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高大的图书馆、先进的实验室和一大堆数字指标上。大学的文化更体现在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教授身上,以及积极向上、具有责任感的学生身上。现在能轻易找到这种大学精神吗?现在在大学里恐怕都难以找到一颗棵见证高校历史变迁与文化底蕴的大树呢。
因此,判断大学的水平,可用树参考。凡大树成荫、繁荣茂盛的往往是不错的大学。大树说明时间的积淀,是见证大学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学里除了大师,还必须要有大树,否则缺少灵魂。
城市的历史深度和精神高度,可以从它的建筑上看出个眉目来,大学的气质和深度,则可以从它的大树上看出端倪。没有历史街区的城市没有文化,没有大树的大学则没有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