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 > 高考语文备考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姓名称谓

高考语文备考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姓名称谓

来源:网络资源 2018-10-17 18:18:54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

  三、姓名、称谓

  (一)人物姓名称谓

  1.直称姓名。

  ①用于自称: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

  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不幸吕师孟构 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柳敬亭者, 扬之泰州人。                   (《柳敬亭传》)

  ④尊者对卑者称名:求,尔何如?                                      (《论语》)

  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夫子何哂由也?                          (《论语》)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①称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送东阳马生序》)

  ②称号: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

  ③称谥号: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左忠毅公逸事》)

  ④称斋号: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3.称官爵。

  ①称官名: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

  ②称爵名: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                             (《柳敬亭传》)

  4.称籍贯。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                        (《谭嗣同传》)

  5.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6.特殊称谓。

  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上名号、官爵):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②职业+人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庄子·养生主》)

  ③姓+之+人名: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左传·僖公三十年》)

  ④封地+人名: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

  (二)谦称、敬称、贱称、特定称

  1.谦称。

  ①王侯自称: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

  ②臣子自称: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

  ③一般人自称:愚以为宫中之事……                                   (《出师表》)

  某自幼熟读兵书。                                                  (《失街亭》)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中山狼传》)

  ④女子自称: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并序》)

  2.敬称。

  ①称君王: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出师表》)

  ②称庙号,多称已死的皇帝: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            (《海瑞传》)

  ③称师长:夫子哂之。                                            (《论语》)

  ④称朋友、尊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3.贱称。

  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4.特定称。

  ①加"从"表示叔伯关系: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              (《谢安传》)

  ②加"太"表示长一辈: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      (《左忠毅公逸事》)

  ③加"先"表示已经逝世的尊长:妪,先大母婢也。               (《项脊轩志》)

  先考,指已逝的父亲;先妣(bǐ),指已故的母亲。

  (三)名、字、号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称唤。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 行笄(jī)礼时取字,以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