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物理复习方法 > 物理选择题正确率低?这些方法助你考场临危不乱!

物理选择题正确率低?这些方法助你考场临危不乱!

2018-10-22 16:06:17学科网

  高考物理是理综中偏难的科目,其中选择题和应用题是考试主要题型,在平时的训练中,若把握好这两种类题,物理拿高分并不困难。今天,就和同学们谈一谈物理选择题的技巧,以及常考16类选择题答题思路。

  物理选择题的基本概要

  解选择题的关键词

  一定,可能,……时,……过程中,相同,相等,若……则,如果……就,由于……才,增大、增大到,减小、减小到,升高、升高到,降低、降低到。这些关键词是审题的重点突破口,可能发生的现象不是一定会发生;时刻对应物理状态,过程对应一段时间;物理矢量的相同是指大小和方向都一样,相等则仅仅指大小相等;……等等这些,都是审题所要特别注意的。

  选择题的选项分类

  (1) 统一型选项:四个选项要说明的是同一个问题。大多出现在图象图表型和计算型选择题中。

  (2) 发散型选项:四个独立选项,分别考查不同的概念、规律和应用,知识覆盖面广。

  (3) 分组型选项:选项可分为两组或三组。大多出现在概念判断型、现象判断型、信息应用型和类比推理型中,以类比推理型为最多。

  选择题的题型分类

  (1) 定性判断型:为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而设定。通常用文字或数字的形式来考查考生的记忆、理解、应用、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和评价等能力.

  (2) 图象图表型:以函数图象或图表的形式给出物理信息处理物理问题的试题;物理图像选择题是以解析几何中的坐标为基础,借助数和形的结合,来表现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与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型有:

  ①题中已有图像,经过读图,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②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图像。

  主要题型就是上述两类,第一类是常见的,每年高考必考,第二类题难度较大,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需先推导出函数表达式,才可能正确画出图像.

  (3) 计算型:是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掌握和思维敏捷性的常用题型,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有坚实的基础,更主要的是靠考生的悟性、靠平时积累的速解方法加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来迅速解题.当计算遇到困难时,请不要忘记图象法,经验告诉我们,图象法是解计算型选择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4) 信息应用型:是近年高考出题的一大趋向题型,从信息角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新概念、新知识、新情景、新模型、新科技的"新知型",要求用此信息来解决题目中给定的问题;另一类是在学生已学的物理知识基础上,以日常生活、生产及现代科技为背景的信息给予“生活型”题。信息题能够深化、升华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具有比较完整的有机的物理知识体系,特别是应具备阅读分析能力、洞察力及迁移应用能力,准确地提取和使用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信息题的过程分三步:第一步是在审题中进行信息处理。排除与问题无关的干扰信息,提取对问题有关的有效信息,抽去生活、生产背景,建立相应的物理过程;这一步是关键,也是难点。第二步是解析所建物理过程,确定解题方法或建立解题模型;最后才是列式求解。

  (5) 类比推理型:将两个相似的物理模型、物理性质、物理过程、作用效果、物理图像或物理结论等进行类比,给出似是而非的相关选项,增强了选项的隐蔽性,着重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解类比推理选择题首先要看清题干的叙述,分析、理解题给两个类比对象间的相似关系,从相同中找不同或者将不同类比对象统一到同一个物理模型中,从中寻找选项中的对立矛盾和相同特征,排除干扰因素。其次是建立正确的、互相独立或统一关联的物理模型,确定相应的物理规律来作推理判断。有时还要使用极限计算法来确定范围。

  解答物理选择题的策略

  1. 相信第一判断。凡已作出判断的题目,要作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以第一判断为准

  2.切忌凭直觉、生活经验等想当然或带有猜测性作答,看清题目要求,让你选择的是“正确的”“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等。

  3.宁少勿多。对于多选题,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勿多。按评分规则,少选的得一半分。而若选错一个,那肯定错了,得零分。

  解答物理选择题的方法及技巧

  方法

  1. 直接判断法:当考查的知识为识记的内容,可直接依据物理事实、概念、规律、定则等,经过回忆、思考,从题目提供的多个选项中,“对号入座”,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弯”或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认和物理概念、规律理解情况。

  2. 排除筛选法: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的熟悉程度结合题设情况,通过对题述物理过程、物理条件和备选选项形式的分析,将不合题意的选项逐一排除,最终选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叫做筛选排除法。

  3. 选项代入法:计算型选择题的选项往往是数字,如果仍像解计算题那样求解比较麻烦,或者通过计算也不能确定应选答案时,可以把各选项的数值逐一代入,经过推导得出的方程进行检验,将满足方程的选项找出来。

  4.特例检验法: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可能”、“可以”等不确定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例子证明它正确,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这种方法称为正反例检验法。

  5. 图解法:图解法包括图线法、矢量图法和几何作图法,从图像选择题的题干或备选答案的图像中读取有关信息,根据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解答。还有根据题目的内容画出图像或示意图,如矢量图、物体的运动图像等,再利用图象分析寻找答案。利用图像或示意图解答选择题,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便于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够避免繁琐的计算,迅速简便地找出正确答案.若各选项描述的是物理过程的变化情况,此法更显得优越.此类题目在力的动态变化、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电磁感应现象等问题中最为常见.几乎年年都考。

  6. 定量计算法 题干中提供了一些物理量数据,同时给出备选答案,解答时需分清各种条件,通过分析判断所用的原理和规律,而后进行论述和计算,得出结论。

  7. 单位(量纲)检验法:有些选择题的选项是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如果某个选项的单位与题干中要求的物理量的单位不一致,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请注意:与题干中要求的物理量的单位相同的选项并不一定正确).如果这种方法不能排除所有错误选项,只要能排除部分错误选项,对帮助正确选择答案也是有益的。

  8. 对称分析法 有些选择题中的研究对象或过程具有对称性,可以根据确定了的事物某一部分的特征,去推知其对称部分的相同特征,利用对称性对研究对象的受力、运动过程与状态进行分析,还可将一些表面并不具备对称性的问题进行转化变成具有对称性的问题后,再利用对称性进行求解。

  9. 简单估算法 根据日常生活中一个物理现象,没有任何精确的数字,要求估算可能的结果,这是一类新颖的物理问题。估算题一般取材新颖,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但脱离课堂教学的解题模式,无直接公式可套,这就要求考生善于观察物理现象,能熟练运用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准确地利用理想模型的物理规律,把复杂的过程简化为单一物理过程,摒弃次要因素,抓住现象的实质求解。

  估算题的程序可分为以下几步:

  ①根据题意,了解物理现象 ②简化过程,建立理想模型

  ③避轻就重,抓住主要因素 ④因事制宜,选取恰当的数据

  ⑤借助数学,进行近似计算

  10. 赋值验证法:有些选择题,根据它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的一般情况,较难直接判断选项的正误时,可以利用题述物理现象中的某些特殊值或极端值,对各选项逐个进行检验,凡是用特殊值检验证明是不正确的选项,在一般情况下也一定是错误的,可以排除。

  11. 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致(如,设定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办法。

  12. 类比分析法:所谓类比,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

  13. 临界条件法 临界问题,是指一种物理过程转变为另一种物理过程,或一种物理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处于两种过程或两种状态的分界处的问题,叫临界问题。处于临界状的物理量的值叫临界值。物理量处于临界值时:

  (1) 物理现象的变化面临突变性。

  (2) 对于连续变化问题,物理量的变化出现拐点,呈现出两性,即能同时反映出两种过程和两种现象的特点。

  (3) 解决临界问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临界条件及其物理意义,并善于准确运用临界条件和物理规律巧解问题。物理学中的临界条件有:

  ①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零。

  ②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为作用力达到最大值,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为作用力等于零。

  ③靠摩擦力连接的物体间发生与不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④追及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为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条件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时V后≤V前。

  14. 整体和隔离分析法:当题干中所涉及到的物体有多个时,把多个物体所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当题干所要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

  15. 等效转换法 :有些物理问题用常规思维方法求解很繁琐,而且容易陷入困境,如果我们能灵活地转换研究对象,或是利用逆向思维,或是采用等效变换等思维方法,则往往可以化繁为简。

  16. 构建模型法: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直观表现,模型思维法是利用抽象、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段,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特征抽象出来,从而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

  17. 逻辑推理判断法:据命题的逻辑来判断。

  技巧

  1. 对于涉及物理概念类的选择题,应从基本概念出发,抓住物理概念的本质,一般可采用“直接判断法”和“排除法”。

  2. 运用“排除法”时,一般与特例检验法、单位检验法、极限分析法、赋值验证法结合。

  3. 对于选项是数字、字母表达式或物理量之间的某种特殊的函数关系时,要迅速彩计算法。有时也可跟单位检验法、选项代入法、特殊值检验法结合

  4.逻辑推理判断法常在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时使用。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时,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基本计算的准确、基本方法的运用、考虑问题的严谨、解题速度的快捷等方面,需要同学们在复习时通过典型题的训练,把握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寻求一些解题思路,运用灵活的解题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16类题型解题思路

  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1) 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

  (2) 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

  (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4: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

  (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

  (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题型5:圆周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

  思维模板:

  (1)对圆周运动,应先分析物体是否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由F合=mv2/r=mrω2列方程求解即可;若物体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应将物体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物体在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合力等于向心力。

  (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模型:

  ①绳模型:只能对物体提供指向圆心的弹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为重力等于向心力;

  ②杆模型:可以提供指向圆心或背离圆心的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是速度为零;

  ③外轨模型:只能提供背离圆心方向的力,物体在最高点时,若v<(gR)1/2,沿轨道做圆周运动,若v≥(gR)1/2,离开轨道做抛体运动。

  题型6: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问题

  题型概述: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出现,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天体运动类题目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

  思维模板: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桥梁,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可以根据力来分析运动情况,也可以根据运动情况来分析力.对于多过程问题一般应根据物体的受力一步一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直到求出结果或找出规律。对天体运动类问题,应紧抓两个公式:

  GMm/r2=mv2/r=mrω2=mr4π2/T2 ①

  GMm/R2=mg ②

  对于做圆周运动的星体(包括双星、三星系统),可根据公式①分析;对于变轨类问题,则应根据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分析轨道的变化,再根据轨道的变化分析其他各物理量的变化。

  题型7:机车的启动问题

  题型概述:机车的启动方式常考查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恒定功率启动,一种是以恒定加速度启动,不管是哪一种启动方式,都是采用瞬时功率的公式P=Fv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f=ma来分析.

  思维模板:

  机车以额定功率启动.机车的启动过程如图所示,由于功率P=Fv恒定,由公式P=Fv和F-f=ma知,随着速度v的增大,牵引力F必将减小,因此加速度a也必将减小,机车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F=f,a=0,这时速度v达到最大值vm=P额定/F=P额定/f。

  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Pt计算,不能用W=Fs计算(因为F为变力)。

  题型8:以能量为核心综合应用问题

  题型概述: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一般分四类:

  第一类为单体机械能守恒问题,

  第二类为多体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

  第三类为单体动能定理问题,

  第四类为多体系统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

  多体系统的组成模式:

  两个或多个叠放在一起的物体,用细线或轻杆等相连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直接接触的两个或多个物体.

  思维模板:能量问题的解题工具一般有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动能定理使用方法简单,只要选定物体和过程,直接列出方程即可,动能定理适用于所有过程;

  (2)能量守恒定律同样适用于所有过程,分析时只要分析出哪些能量减少,哪些能量增加,根据减少的能量等于增加的能量列方程即可;

  (3)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在力学中也非常重要.很多题目都可以用两种甚至三种方法求解,可根据题目情况灵活选取。

  题型9:力学实验中速度的测量问题

  题型概述:速度的测量是很多力学实验的基础,通过速度的测量可研究加速度、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中都要进行速度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通过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片等方式获得几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研究速度;另一种是通过光电门等工具来测量速度.

  思维模板:用第一种方法求速度和加速度通常要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两个重要推论:①vt/2=v平均=(v0+v)/2,②Δx=aT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求加速度时还要用到逐差法.用光电门测速度时测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求出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认为等于该点的瞬时速度,即:v=d/Δt。

  题型10:电容器问题

  题型概述: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历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的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及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三个方面。

  思维模板:

  (1)电容的概念:电容是用比值(C=Q/U)定义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多少,对任何电容器都适用.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其电容也是确定的(由电容器本身的介质特性及几何尺寸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的大小等均无关.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由两极板正对面积、两极板间距离、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决定,满足C=εS/(4πkd)

  (3)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关键在于弄清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抓住三个公式[C=Q/U、C=εS/(4πkd)及E=U/d]并分析清楚两种情况:一是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充电后断开电源),二是两极板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始终与电源相连)。

  题型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综合了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研究方法与质点动力学一样,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力学规律,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

  思维模板:

  (1)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从两种思路着手

  ①动力学思路:重视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然后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运动学规律求出位移、速度等物理量.

  ②功能思路:根据电场力及其他作用力对带电粒子做功引起的能量变化或根据全过程的功能关系,确定粒子的运动情况(使用中优先选择).

  (2)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注意是否考虑粒子的重力

  ①质子、α粒子、电子、离子等微观粒子一般不计重力;

  ②液滴、尘埃、小球等宏观带电粒子一般考虑重力;

  ③特殊情况要视具体情况,根据题中的隐含条件判断.

  (3)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注意画好粒子运动轨迹示意图,在画图的基础上运用几何知识寻找关系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题型1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考查较多,命题形式有较简单的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且难度较大,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三种:

  (1)突出对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量(半径、速度、时间、周期等)的考查;

  (2)突出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及与力学问题综合方法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为主;

  (3)突出本部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为主.

[标签:高考复习 高考备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