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 高中历史事件时间表,必背知识点

高中历史事件时间表,必背知识点

2018-12-12 14:42:50高三网

  1

  高中历史事件时间

  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

  2、战国:商鞅变法中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3、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4、西汉:西汉中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丝绸之路出现;西汉的素纱禅衣很有名;西汉出现最早的纸

  5、两汉: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6、六朝:开始出现农村集市“草市”

  7、隋唐: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印刷技术是雕版印刷术

  8、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夜市

  9、宋朝:儒学有了新发展—理学;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的“市”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0、明朝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成祖在中央设内阁;明朝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始于明朝;明朝的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末的李贽是反传统经典的思想家

  11、明末清初:出现三位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反封建专制

  12、明清时期: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很有名

  13、清朝雍正帝:在中央设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14、1840—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5、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记住其主要内容

  1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是爆发的标志;1853年定都天京是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这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

  17、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

  18、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了解初步发展的两大原因)

  19、1899—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

  21、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把同盟传报政治纲领发展为“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

  2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它成为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4、民国初年(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记住发展的三大原因、著名的民族实业家

  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这场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前期最大的作用是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后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26、1919年:五四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7、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共成立

  28、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

  29、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30、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

  31、1927年: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开辟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2、1934—1936年红军长征,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3、1935年华北事变;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

  34、1936年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35、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6、1938年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第一次胜利

  37、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华北地区)

  38、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

  39、1946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40、1948—1949年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

  41、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42、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43、1949年10月,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结束,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44、1953年,周恩来针对印度问题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45、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46、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

  47、1953—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政策,至1956年底,基本完成,它既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又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8、1953—1957是一五计划,其地域在东北,行业是重工业为主,记住主要成就。

  49、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召开

  50、1958年,中共在经济上出现“左”的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标志。

  52、1980年,开放四个经济特区,记住最早开放的四大经济特区的名称;1988年海南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

  5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九二共识”的达成。

  5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向完善,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5、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港澳的回归都涉及了中国的外交,而台湾问题与外交无关。

  56、建国后的科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70年代东方红一号。

  世界史部分

  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2、14—16世纪是西方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含义是强调并肯定人的价值。

  3、14—17世纪是新航路开辟时期。其中迪亚士是新航路探险的第一人;达伽马是第一个到达印度的航海家;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新大陆到达美洲的人;麦哲伦及其船队是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雏形。

  4、17—18世纪是西方历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其核心是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德国的康德。启蒙思想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

  5、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1721年,英国内阁制形成,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6、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了美国的总统共和政体。其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精神,原则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7、1765年珍尼纺纱机的问世,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8、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9、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它是人类历史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0、1917年2月的俄国的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1、1918—1921年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在战争时代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要记住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

  12、1921—1927年俄国(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商品、货品关系引入经济领域,从而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3、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这一模式在经济上重要表现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4、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经济危机,从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5、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6、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这也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

  17、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和韩国

  18、1949年德国分裂为东西德国。1949年北约成立,其性质是美国操纵的政治军事集团。

  19、1955年华约成立。其性质是苏联操纵的对抗北约的政治军事集团。

  20、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进行改革。

  21、1961年,不结盟运动开始。记住中国不是创始国。

  22、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3、1967年,西欧共同体成立。

  24、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实行改革。

  25、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是《阿拉木图宣言》。

  26、1993年欧盟成立。这是欧洲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组织。

  27、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

  28、1999年欧元问世。

  29、2000年联合国的千年首脑会议。中国的江泽民参加。

  30、19世纪初期,文学艺术的基本风格是浪漫主义;19世纪中期,基本风格是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以来是现代主义。

  改革册:

  1、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

  2、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两次实行变法

  3、公元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

  4、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宰相,开始推行新法。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5、1517年,马丁·路德在教堂大门上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6、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1555年,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

  7、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

  8、1805年,阿里担任埃及总督,建立穆罕默德·阿里王朝;1849年,病逝;

  9、17——19世纪中期称为“江户时代”;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率四艘军舰武力叩关;1867年,天皇更替;1868年,改革派在京都发动政变,成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1889年,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10、1895年,公车上书;1895年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办,梁启超担任主笔。

  11、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亲临天安门,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历时103天。

  其他时间:

  必修二: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取代石制、骨制农具。

  2、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3、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4、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5、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租佃方式。到汉代比较普遍。宋代,仅此有自耕农。明清时期,普及到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6、春秋时期,块炼钢;南北朝时发明了灌钢法。汉代,用煤作燃料,用来冶铁。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7、汉代“丝国”;唐代“缂丝”;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

  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已经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8、东汉晚期,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时期,陶瓷工艺成熟;唐代,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青花和釉里红;明代,斗彩和五彩瓷;至迟从唐代开始,瓷器大量出口;

  9、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10、周朝“工商食官”;春秋战国,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代更广泛的流通纸币;明清时期,商业出现很多新特点。出现大的区域性商帮。

  11、明中叶以后,在江南地区的一些丝织业部门,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2、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开创了欧洲直达亚洲的新航路。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519—1522年,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3、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

  14、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15、17世纪,英国实力逐步增强,进行了一系列的商业战争。到18世纪下半叶,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且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16、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07年美国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船;

  17、19世纪7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了电话。1895年,意大利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隋唐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明清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此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总之,一部中国古代史,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统一与分裂,治世与乱朝,融合与隔阂,明主和昏君,交流和封闭,耐人寻味。

  中国近代现代史

  自1840年到2000年的中国是充满着急剧变化的一百六十年。这一百六十年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1840年~1949年的半殖半封社会阶段,是一个世纪的屈辱,抗争和探索;1949年以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半个世纪的曲折探索。

  1840至1949年又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年是:

  (1)资本主义列强此消彼长变换各种手段勾结中国的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半殖半封社会,并扶植反动势力不断深化这一统治秩序的历史。

  (2)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和经济富强同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且在斗争中提出了不少的救国探索方案。包括地主阶级的师夷论,洋务论;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维新方案,革命派的革命共和方案等。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各个派别的斗争和探索尽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皆归于失败,但都作出了相应的历史贡献,而且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3)在中国半殖半封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曲折地产生和发展着,为中国革命史的深刻转折提供着经济,阶级和思想条件。

  1919-1921年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中国革命迎来新的曙光,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曲折斗争,终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这就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这其中中共经历和外部敌人与内部左右倾的斗争,不仅完成了革命任务,而且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马列毛的正确理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采取革命的武装斗争方法,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向社会主义前途迈进---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领导是我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中心问题是土地革命。上述思想在国民大革命中开始萌生,土地革命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完全成熟,解放战争时期达到高度娴熟的程度。实践证明其确实是我党革命斗争的结晶。

  如果说建国前是革命史,是政治史,是求独立史,那末建国后就是建设史,是经济史,是求富强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由开局不错,到误入歧路又到拨乱反正,成绩辉煌的历史。总的内容就是建国前曲折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毛思想)赢得独立;建国后曲折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邓理论)走向富强。建国后的历史四个阶段(考试说明将其合成三个阶段,即56-76年合为一个阶段)。

  (1)1949-1956总的来说我国是处于一个过渡的社会阶段-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前后联系相承的两个转变:1949-1952是由半殖半封的社会形态转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由半殖半封的残破经济转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得到恢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上推翻大地主大买办的独裁政权转为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政协代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角色。53-56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改造为社会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经济上经过三大改造由多种经济并存到公有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工业化开始起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标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6-1966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在曲折中探索前进的十年。总的来说成绩为主。但左的错误逐渐占据上风-最终演变成十年文革。

  (3)1966-1976年的文革内乱时期,注意同极左斗争的内容。

  (4)1978年全面拨乱反正,实现了全方位的伟大历史转折,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伟大成就。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

  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政府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4、1900年前后中国社会在列强侵华,反动统治,抗争探索,经济发展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和史实。

  答:(1)侵华:帝国主义完全确立半殖秩序;

  ①甲午战后列强侵华进入资输和瓜分阶段;

  ②列强争夺激烈形成侵华同盟;

  ③八国联军侵华,签定辛丑条约共同以清政府为代理人确立秩序;

  (2)反动统治:清政府日益反动孤立:

  ①对外投降出卖国家主权,沦为洋人走狗;

  ②镇压戊戌变法,出卖义和团,反动面目昭然若揭;

  ③玩弄新政花招,结果适得其反;

  (3)抗争探索:中华民族觉醒;

  ①义和团运动粉碎敌计;

  ②维新派改良爱国、进步、思想启蒙;

  ③资产阶级革命逐渐成为主流。

  (4)发展:民资初发;

  ①甲午战后列强投资;

  ②清政府放宽限制;

  ③维新变法的推动。

  15、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继承发展关系。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1901--1918)

  这一部分的历史十分重要,必须学好、吃透、弄熟。教材明显分为前后两块:一是1895至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内容;一是1912-1918北洋军阀反动统治,革命派继续斗争,中国革命由旧向新转变的六年。学习这一部分抓住两个中心问题:其一是辛亥革命从兴起、高潮到失败的过程;其二是抓住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取代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新的代理人,革命派继续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果实斗争,但屡战屡败。中国社会黑暗之极,但就是在一战前后的中国,由于内外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革命开始发生伟大的转折。

  在这18年中,把握以下四条基本线索:

  (1)帝国主义扶植清政府和北洋军阀,加深殖民秩序:

  ①采取间接侵华方式,以华制华,尤其是分而治之更加阴险;

  ②在华争夺激烈,特别是日俄和日美,其中日本一度独霸中国,但一战后被打破;

  ③帝国主义继续破坏中国革命事业(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等);

  ④控制中央和分割边疆相结合。

  (2)北洋军阀替代清政府统治,对内独裁破坏民主,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①清政府玩弄新政和预备立宪花招破产,出卖利权,垮台实为必然;

  ②袁世凯篡夺清朝大权和革命果实,复辟帝制,接受21条,众叛亲离死去。

  (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经过长期准备,武昌起义推翻清廷,建立民国,但由于帝封联手,资阶软弱涣散,官僚、立宪投机,果实很快被篡;

  ②此后革命派又为维护革命果实坚持斗争,皆以失败告终。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推翻帝制,普及共和观念,解放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启民族觉醒之蒙都功莫大焉,但由于其软弱性,不敢明确反帝,彻底反封,始终未能提出科学纲领,建立革命武装,组成坚强政党,发动群众建立统一战线,其失败也是必然;

  ④一战期间,中国具备了向新民主义革命转变的诸多条件(经济、阶级,思想等)。

  (4)经济上出现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它和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一起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

  1、同盟会和此前革命派政党的区别(全国性,理论性,先进性。)分析其弱点(涣散,复杂)。同盟会后来的演变。

  2、辨证的分析三民主义内容的意义和局限。(它主张民族主义,但又缺乏明确的反帝态内容;它主张民权,但又不敢发动群众;它主张民生,但又不敢自下而上的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3、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的原因,作用。

  4、深刻理解实业救国思潮的形成原因,代表人物,分析积极作用。其结局说明了什么?

  5、归纳革命派为革命高潮到来所做的准备工作。(宣传思想-译书,办报,著书,论战;建立革命团体;创建革命纲领;发动武装起义。)注意与维新派区别。

  6、革命派为维护共和果实进行的历次斗争的原因,结果。

  7、湖北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和成分。南京临时政府的弱点。(四方面:内部混入旧官僚和立宪派;对帝国主义抱幻想;未采取彻底反封措施;缺乏群众和地方基础支持。)

  8、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帝、封、官宪,自身分析。)

  9、一战前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政治,由袁独裁到军阀割据;由日独霸到同支配;由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革命;经济:由春天到冬天;思想: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批封逐渐转向社会主义思潮。)

  10、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影响。

  11、五四运动前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体现,斗争的实质,和结局(两个不稳定),启示。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1949--1956)

  1、建国后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两大任务,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结果。

  2、过渡总路线的提出背景,内容,特点,执行结果。

  3、一五计划的实施条件,内容特点,实际实施的情况,取得的具体成就。

  4、过渡时期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过渡性"在政治,经济,思想,外交上的体现。过渡中我党的几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举。过渡中存在的问题。

  5、我国经济在1948-1956年的社会经济在状况,所有制,经济体制上的变化及原因。

  6、建国后到1956年我党对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小农经济采取的不同政策、原因和影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征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理清1956-1999年重大事件的发展线索和联系。(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苏共东欧暴露问题→十大关系开始探索→八大内容正确→处理内部矛盾,中共开始整风→少数攻击领导→掀起反右斗争→形势估计严重→斗争严重扩大→八大二次路线→修改主矛结论,多快好省路线→全面左倾"跃进"→人民公社展开→全民大炼钢铁→左倾错误泛滥。

  经济严重失调→庐山会议纠左→彭黄张周"联盟",打成反党集团→阶斗引入党内,从此后患无穷,纠左转为反右,民主集中破坏→人祸天灾苏逼,造成严重困难→召开七千大会,确定八字方针→指导思想仍左。

  阶斗理论发展→海瑞只是炮引,开始两个通知→红卫兵席卷全国,造反派全国夺权→老将帅二月抗争,刘少奇含冤去世→林彪阴谋篡权,摔死温都尔汗→总理着手调整,江青批林批孔→主席总理病重,小平全面整顿,实为系统纠左,国民经济回升→批邓右倾反案,全国重又混乱→总理与世长辞,引发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小帮,全国人民欢心→两个凡是阻挠,工作徘徊不前→真理标准讨论,冲破思想禁区→实事求是路线,战胜教条主义→召开三中全会。

  伟大历史转折→转移工作中心,实施改革开放,平反冤假错案,全会功绩永存→家庭联产承包,农业空前丰收→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全面对外开放,多种经济共举→建设成就辉煌,综合国力提高→中共十三大会,确立一心两点,初级阶段国情,三步实现战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前进航向→中共十四大会,市场经济理论。→征程颇多艰险,高举小平理论。)

  2、熟练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40多年中正确的探索,探索中的失误。对"左"的抵制。新时期成功的探索。启示。

  3、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国内外),内容,方针的落实情况和原因。

  4、比较七千人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两次纠正错误的背景,内容和最大的不同点。(全局性和根本性。)

  5、1958-1960和1966-1976我党两次严重左倾在两个问题上的体现。

  6、注意1949-1999年五十年以来国民经济建设的起伏波动的原因。(好的年份是:1952,1957,1965,1973,1975,1992,1996等。差的年份如58-61,66-68,74,76,77-79,98-99等。)(主要是和政治的关系。98,99原因较多。)谈谈启示。

  7、必须记忆建国以来四个时期经济,科技成就的具体细节。

  8、建国以来外交工作的曲折历程。(四段:分为好开端-困难时期-突破---大提高。用史实说明,并注意和清政府,中华民国的外交地位比较。)

  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来源,其丰富内容。思考它和毛泽东思想的一致性。是“扬弃”。

  10、联系三农问题,注意建国以来在农村工作上的得与失。

  资本主义时代

  资本主义时代,或者叫做手工工场时代。包括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又称为原始积累时代。

  1、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途径和影响(瓦解封建制度、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促使阶级分化、推动新兴资产阶级展开反封建的斗争:文艺复兴,促使自然科学的突破)。

  2、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三大航海家和三条航线,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后对西、葡,英、法、荷、意大利、欧洲、东方、世界的不同影响。

  3、文艺复兴:自然科学的突破,和日心说有关的科学家的贡献。艺术和文学的著名人物及贡献。

  说明: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形式取决于当时资封的力量对比。

  4、理解圈地运动对英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5、熟练掌握革命前英国的经济,阶级,政治,宗教状况,对比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对英国资本主义的不同影响。

  6、如何重新正确理解和辨证评价英国革命的保守性(是必然)。并从经济、阶级、思想、旧势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7、掌握君主立宪制、两党制在英国的形成。

  8、从经济,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革命领导的革命性,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思想发动、国际环境等方面理解法国大革命比之于英国革命彻底的原因。并正确评价之。

  9、熟练掌握法国大革命中三个派别的活动贡献和垮台原因。正确评价雅各宾派及其恐怖政策的两面性。

  10、结合史实正确评价拿破仑的内外活动。(内外活动均具有阶段性和两面性)

  11、启蒙思想家提出了那些政治学说,这些政治学说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1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以推翻封建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任务,早期资产阶级联合人民大众,表现了相当的革命性,经过较为曲折反复的斗争以暴力形式推翻封建统治,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对后来影响极大。

  13、理解《人权宣言》,《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的意义和局限。

  结论:17-18世纪晚期是资本主义到来的时代,首当其冲的就是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在英法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当然,资制尚不成熟,封建君主的封建改革尽管主观目是加强封建统治但也反映了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从经济上看,商业资产阶级控制着手工工场生产,重商主义和赤裸裸的殖民掠夺促进了原始积累;思想上看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并且给资产阶级破旧立新以精神动力和理论素养。东方落后并开始从属于西方。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2)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

  (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注意其三个积极意义?)通过分析该体系隐含的复杂矛盾理解其必不能持久的必然性。

  5、掌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公约的内容和作用。理清英,法,美,日之间的关系。

  6、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7、大危机下美德不同选择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思想,历史传统,外交,个人因素。)

  8、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特点,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

  9、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不同点。

  10、三十年代后期世界形势的特点。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活动和影响。

  11、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2、理解绥靖政策的历史背景,表现,影响。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同盟建立后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大战后期召开的会议的内容。

  二战后的世界

  二战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在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历史。二战后的历史三个阶段:第一是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形成(1944--1954);第二阶段是60-80年代冷战和世界的深刻变化(多极划趋势出现);第三阶段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新走势。二战后的历史四条线索:其一是资本主义阵营的稳定,高速发展,不平衡到趋于多元;其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改革,解体到剧变,曙光(曲折发展。);其三是民族解放大胜利,殖民体系大崩溃,第三世界兴起;其四是国际关系领域两极格局到美苏争霸,两大阵营瓦解,再到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明朗。

  1、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体系的内容(处置法西斯;建立联合国;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体系中的矛盾。体系的评价(积极为主--三个有利于;消极之处明显。国际格局巨变)。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注意其国家。

  3、深刻理解战后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重点分析马歇尔计划的原因,特点,(两个结合)作用。

  4、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互相对峙的两大集团历史上共出现过三次:同盟国和协约国;轴心国和盟国;北约和华约。注意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5、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原因(四方面:科技;国家宏观管理;安定环境;剥削落后地区。)1973年危机的原因,特点,启示。

  6、欧共体建立的原因,发展的趋势,产生的影响(对欧洲,美国,世界)。

  7、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表现(经济,政治)。

  8、苏共二十大的内容和影响(对苏,东欧,中国,资国,世界)。

  9、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比东欧和西欧的经济,政治,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0、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双方的态势,成因。在争霸的不同阶段两强和中国的关系变化。从两强争霸中得出的启示。

  11、亚洲新加坡、韩国等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潜在的隐患。

  12、60-70年代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表现和成因,影响。

  60-70年代世界政治多元化的表现和成因,影响。

  60-70年代世界国际关系的四个突出特点和成因。

  13、理解苏东剧变的实质和原因。正确认识之。

  14、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是总体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特征和表现。本次国际格局变动的特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5、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

  16、注意近代物理学的突破,其他著名科学家的贡献。牛顿,居里夫妇,爱因斯坦,拉瓦锡,门捷列夫等。

  17、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特点、影响。

[标签:高考复习 历史考点]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