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 历史必修一《解放战争》考点难点总结

历史必修一《解放战争》考点难点总结

2018-12-13 13:34:22高中历史

  一、内战的爆发

  (一).抗战胜利后的形势特点:

  (1)国:蒋介石的独裁内战政策,“假和平,真内战”策略。

  (2)共:中共及其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全国人民,包括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

  (3)美:扶蒋反共的政策。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重庆谈判:

  1.时间: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

  2.成果:国共双方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3.局限: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三)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重庆

  (四)内战的爆发(战略防御):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年6月晋冀鲁豫刘邓大军横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意义: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人民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2.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战略决战

  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9-11

  1948.11-1949.1

  1948.11-1949.1

  部队

  东北解放军

  中原、华东解放军

  东北、华北解放军

  指挥

  林彪

  刘邓、陈毅

  林彪、聂荣臻

  成果

  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

  歼敌55万,长江北岸解放

  歼敌52万,华北解放

  意义

  歼敌150多万,国民党主力基本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1949.4.23 攻占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近代史从此结束;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志;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

  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一、阶段特征

  1、侵华美国为主:

  (1)原因:二站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推行霸权主义,扶蒋反共是其基本政策。

  (2)活动:主要利用国民党间接侵华,以取得政治经济特权,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事实上独霸了中国。

  (3)结果: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包括美帝国主义在内的一切帝国主义在华反动统治被完全推翻。

  2、国民党反动统治:

  (1)政治孤立:由于坚持内战政策,先后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炮制伪国大和伪宪法,遭到中共和民主党派抵制;关闭和谈之门,国共完全破裂;镇压民主运动,先后制造一二?一血案,校场口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和五二零学案等,国统区掀起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形成了第二条战线;摧残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和国民党决裂,和中共并肩作战。

  (2)经济崩溃:财政金融紊乱,通货膨站;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美货涌入,工业体系瓦解。

  (3)外交卖国:中美友好通商条约使中国成为美国的政治经济附庸。

  (4)军事无能:指挥低劣,士气低下,屡战屡败。

  3、中共革命胜利:

  (1)政治上:争取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赢得政治主动;参加政协会议,揭露国民党内战独裁政策。领导第二条阵线--发动领导国统区民主运动形成对国民党的包围。

  (2)经济上:土地改革既促进了农业生产,也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3)军事上:采取正确战略战术,并不断根据敌我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4、近代化基本中断:

  (1)经济上:美货独占,官资搜刮,民资破产。

  (2)政治上:内战爆发,独裁专制。

  (3)思想上: 反对内战独裁,追求和平民主成为主流。

  二、近代民主共和的三次机遇和错失原因,结论.

  (1)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第二次国民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政府北迁;第三次抗战胜利后政协决议通过和平建国,改组国民政府实行宪政。

  (2)错失原因:第一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扶植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第二次帝国主义破坏革命,蒋汪背叛革命,中共犯右倾错误;第三次美蒋悍然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决议,机遇化为泡影。

  (3)结论:在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破坏,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西方共和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能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民主革命时期国共关系演变

  原因和影响.如何理解两党“合则利,分则伤”?

  (1)演变:合作--对峙—合作抗日—内战。

  (2)原因:主要矛盾的变化;国民党破坏合作;中共从人民利益出发调整政策。

  (3)影响: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第二次赢得了抗战胜利;第一次分裂陷入内战给日本侵华可乘之机,第二次分裂使生灵涂炭,祖国至今不能统一。

  四、解放战争不同阶段中共的战略方针,依据,结果.

  (1)防御阶段:方针-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以运动战为主要方法,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依据敌我力量悬殊,敌人展开全面进攻。结果粉碎敌人全面和重点进攻。

  (2)反攻阶段:方针-以主力打到外线,内线收复失地;依据是国民党政治孤立军事中原薄弱,敌我力量发生变化;结果是扭转了全国战局,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转折。

  (3)决战阶段:方针-统筹安排和敌人进行决战;依据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法,敌人重点防守战略要地,对东北举棋不定;结果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4)胜利阶段:方针将革命进行到底;依据是民主革命即将胜利,国民党继续玩弄假和平花招;结果是横扫残敌,国民党政权覆灭,全中国基本解放,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标签:高考复习 历史考点]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