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 高考历史中国通史专项知识点

高考历史中国通史专项知识点

2019-01-25 18:05:47三好网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25.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

  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子

  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

  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

  ⑥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

  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

  ⑧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

  ⑨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

  2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石申,他著有《天文》;

  2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8.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29.混合选择法最早见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0.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是指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标签:高考指导 复习指导]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