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 > 荆轲刺秦王必考知识点(2)

荆轲刺秦王必考知识点(2)

来源:网络资源 2019-05-05 18:35:35


  (44)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

  (45)诚:确实。

  (46)振怖:惧怕。振,通“震”。

  (47)比:并,列。

  (48)给贡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

  (49)奉守先王之宗庙:守住祖先的宗庙。意思是保存祖先留下的国土。

  (50)使使:派遣使者。

  (51)唯大王命之:意思是一切听大王的吩咐。唯,希望的意思。

  (52)奉:两手捧着。

  (53)以次进:按先后顺序进来。

  (54)陛:殿前的台阶。

  (55)顾笑武阳:回头冲武阳笑。顾,回头看。

  (56)少假借之:稍微原谅他些。少:通“稍”。假借,宽容,原谅。

  (57)使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58)发:打开。

  (59)自引而起,绝袖: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引,指身子向上起。绝:挣断。

  (60)操其室:握住剑鞘。室,指剑鞘。

  (61)剑坚:剑插得紧。

  (62)还:通“环”,绕。

  (63)卒(cù)起不意,尽失其度: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全都失去常态。卒,通“猝”,突然。

  (64)尺兵:尺寸之兵,指各种兵器。

  (65)郎中:宫廷的侍卫。

  (66)提(dǐ):掷击。

  (67)负剑:负剑于背。

  (68)废:倒下。

  (69)引:举起。

  (70)被八创(chuāng):荆轲受了八处剑伤。被,受。创,伤。

  (71)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72)劫:强迫,威逼(其订立盟约)。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使工以药淬之

  B、卒起不意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往而不反者

  【解析】B项,“卒”通“猝”;C项,“振”通“震”;D项,“反”通“返”。

  【答案】A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③顾计不知所出耳

  ④荆轲顾笑武阳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解析】①②副词,假如没有;③副词,只是;④动词,回头看。

  【答案】D

  3、(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1题)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解析】例句与A项皆为名词作状语;B项,方位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A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愿大王少假借之

  【解析】A项,“穷困”,古义为“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为“生活贫穷,经济困难”。B项,“无信”,古义为“没有信物”;今义为“不讲诚信,无信用”。D项,“假借”,古义为“宽容、原谅”;今义为“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答案】C

  5、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状语后置句)

  B、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解析】A项应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诚信,信用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狠毒,刻毒

  【解析】信:凭信之物,信物。

  【答案】B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B、①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①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②燕王拜送于庭

  D、①伏尸而哭,极哀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解析】A项,“以”:①介词,因;②连词,用来。B项,“乃”:①副词,于是;②副词,才。C项,“于”:都是介词,在。D项,“而”: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并列。

  【答案】C

  8、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⑤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解析】②是荆轲强调信物的重要;④表现太子丹的仁德;⑥是樊於期对秦王的痛恨。排除这三句即可。

  【答案】B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解析】D项,有误,荆轲义薄云天,视死如归,他能深谋远虑,机智沉着;樊於期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答案】D

  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