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历史高频考点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历程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历程

2019-05-27 11:34:02网络资源

  一、本提纲线索主要包括共产党史在世界诞生、发展等重要历史事件

  二、具体历史事件

  1、184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阶级条件:英法德工人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理论条件:思想三大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革命实践:马克思恩格斯亲身参加当时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号召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意义:使社会主义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2、1871——巴黎公社

  成立的背景:普法战争中法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软弱,激化矛盾

  成立时间:1871年3月28日

  革命措施:

  政权方面: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机构);

  民主选举和监督

  最高年薪的规定

  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性质:无产阶级政权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程度(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建立无产阶级还未成熟

  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领导

  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未能接管法兰西银行,发动广大同盟军

  历史意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经验宝贵,教训深刻,精神不朽。

  3、1917——十月革命

  背景:

  二月革命:

  俄国已经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具有浓重军事封建色彩,俄国各种矛盾尖锐;

  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成为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

  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

  作用: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七月流血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表明革命和平发展不可能;

  十月革命——武装起义,攻打冬宫

  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布尔什维克党成立,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

  过程: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反资产阶级)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承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树立了斗争的榜样

  开辟了国际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4 、191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通过"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的"新":

  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启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建设(改革)必须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

  两者相同点:都是无产阶级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

  都巩固了无产阶级苏维埃政权

  5、1924——1956:"斯大林模式"

  概念:"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背景: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苏联"

  1924年 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

  形成过程:"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建设、进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925年12月,苏联联共(布)"十四大"召开,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重工业),由输入机器和设备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1928年起,开始实行五年计划,到1937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农业"全盘集体化":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1924年),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取得了支配地位。(1932年底,苏联在农村实现了消灭剥削制度)

  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经济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治上:高度集权,长期实行计划指令

  文化上:高度统一

  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历史功绩:国家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

  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端: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

  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成为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斯大林体制的启示: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1956——1964:二战后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改革:重点:农业

  失败:根本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意义: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玉米种植运动等

  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收效甚微

  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下台,改革结束

  7、1964——1982:勃列日涅夫改革

  前期:把经济改革重心放在重工业,军备增长,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大国,人民生活改善

  后期:个人专断,政治僵化,计划经济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其改革只是对原有体制的某种修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8、1985——1991: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重心:政治领域,以"民主社会主义"代科学社会主义,倡"民主化"、"公开性"

  结果:导致苏联社会思想混乱、民族矛盾加剧、经济状况恶化和社会秩序全面动荡

  1990年,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完全解体

  苏联解体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与基本方向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战略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标签:高考历史 高频考点]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