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历史知识点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来源:网络整理 2020-02-26 18:56:49

  考点古代选官制度的不断成熟知识主线

  1.选官制度的演变

  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夏、商、西周

  开始:夏商时期

  衰落:春秋战国时期

  世官制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案察举制的弊端。

  2.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文中的这一“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答案科举制。

  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这种管理的有效性有哪些?

  答案提高了官员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战国、秦朝和汉初

  开始:战国

  发展:秦朝

  衰落:汉初

  军功爵制

  (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两汉

  开始:西汉

  衰落:东汉末年

  察举制

  (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魏晋南北朝

  创始:曹魏

  发展:两晋

  衰落: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隋、唐、宋、明、清

  产生:隋

  确定:唐

  发展:北宋

  衰落:明清

  科举制

  (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归纳总结: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素质,推动了中华帝国走向繁荣。

  2.监察制度

  (1)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未确立。

  (2)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

  (3)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审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络。

  (4)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代设立独立机构谏院,元代制定一整套监察法规。

  (5)明清时期的顶峰阶段: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清代设有监察机构—都察院。

  要点释疑

  1.选官发展规律

  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和相对公平。

  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选官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一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2.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评价: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2)“察举制”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3)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

  3.对古代选官和监察制度的认识

  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习题训练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