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物理知识点 > 怎样设计和分析透镜或面镜的实验共轭点

怎样设计和分析透镜或面镜的实验共轭点

来源:高中物理辅导网 2009-09-09 22:03:48

[标签:透镜]

     我们知道,在方程

  uv是对应的,uv能互换位置。所以,当一个物体放在某个位置上能得到一个实像时,可以把物体移到像的位置,在物体原来所在的位置就会得到一个像。这样可以互换的位置叫做面镜或透镜的“共轭点”。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物体距透镜(或面镜)各种距离时测出它和它的像的位置──物距u和像距v,而在以后的对于测量数据的分析(例如制表,或作图)中,每一对观测到的数据都可以再用一次,即把u的值作为v,和把v的值作为u。例如,设透镜的焦距为200mm,物体位于200mm400mm之间,像就相应地在无限远和400mm之间。在实验中,开始我们把物体放在250mm处,在1000mm处就会产生它的像,此后,每次移动物体30mm直至离透镜400mm;在物距为400mm处,它的像距也是400mm。如果我们把物体继续向外移到更远处,那么所研究的这些点不过是已经试验过的一些点的共轭点。这样继续做下去是浪费时间,因为将得到的那些观测数据可以简便地从我们已取得的uv值对调一下就得到了。因此,在通常情况,做这类实像的实验是把物距保持在f2f范围内,而测量的像距可在一个很长的范围取值(当u值接近f时,v值将很大)。

  在研究虚像时,uv的值仍可互换,但这时必须改变符号。图173a)表示一个物体和它在x处的虚像。如果光线箭头相反,则我们会得到图173b),在图173b)中朝着x汇集的光线被透镜发散得到一个在y处的实像,光线并非真实地从点x发出,而是认为有一个虚物在x处。根据这点可以认为一个真实物体和它的虚像能“共轭”于一个虚物和其实像。像前面所说的那样,把uv互换时必须考虑符号。类似的讨论能用于所有的虚像,不管它们是由透镜或面镜会聚而成还是发散而成。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可以作出一套完整的图形。建议读者进行这方面的练习。这类练习的全部结果都可以概括到图174所示的图象中。可以看出,在第一象限里的点,它们的共轭点也在第一象限内,在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共轭点则在第二象限内,在第三象限内的点的共轭点也在第三象限内。

  在实践中,不借助辅助的透镜或面镜就不能产生虚物。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不研究它们,也因而得不到第三象限的点。

  对于用会聚透镜和会聚面镜所做的实验,将得到沿着图174b)中DEFG的点,而得不到EF部分的点,因为,与这些点共轭的v值太大了。这条线的其余部分是根据共轭点来绘制的──CD是由ED上的那些点的共轭点组成的,AB是由GF上的各点的共轭点组成的。

  由于我们不研究虚物,用一个发散透镜或者发散面镜涉及的范围就不可能宽,实际研究到的只有图174c)中的KL部分。但是,KL部分的共轭点为JH部分,所以能画出整个直线。

  这些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是1f的值,因为,当v=∞时,1v0,所以1u1f。同样地,u=∞时,1u0,也有1u1f

  因此,所画出的直线具有相等的截距。两个截距都要画在图象上,并且应当在坐标纸上标出它们的值,这是设计你的图象时最重要的一步。完成这步最快的方法是把一对相对应的1u1v加在一起。

收藏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